北京工業大學經管學院黨委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積極構建“六以六為法”融入式課程思政建設模式,以學習為先、以教學科研為對象、以社會實踐為課堂、以生為本、以意識形態工作為責任、以黨組織活動為載體,形成分工合理、職責明晰、資源共享、有效融合的協同聯動工作機製。通過打造融入式課程思政建設模式,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提升學生專業素質,厚植學生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努力實現“育人意識提升、育人能力提升、育人實效提升”。
將“課程思政”建設與教師黨支部建設有機融合
“2020年10月15號,美國政府宣布禁止區塊鏈技術外傳,拿來主義一夜失效!我國如何不被卡脖子?” 在《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及案例》這門課上,主講教師李健教授給學生們拋出這樣的問題,“我們國家要發揚新愚公移山精神,放棄拿來主義,從底層開始研發區塊鏈技術,擁抱下一代互聯網,防止被卡脖子”。李老師依托北京工業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及北京工業大學區塊鏈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驗素材,通過專題報告、對話論談、分組辯論等形式為學生多視角呈現時政熱點,通過專業知識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分析,在思政理論知識、專業知識提升的同時,讓課程思政與教學方法齊頭並進。
李健老師的另一個身份是管理科學與工程教師黨支部書記,他帶頭報名參加了學校首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他說:“我們要把教師黨支部打造成為‘課程思政’建設的陣地。”他所在的支部組織了30餘場特定主題的“主講主學”交流學習,強化了理論學習的針對性。工商教師支部開設的“分享沙龍”,深受教師喜愛,引導學生支部共同凝練“經世濟民三維引領”工作法。應用經濟教師黨支部打造“1+1+1”校企共建實踐課程思政新模式。
黨員大會變成了集體備課會、師德師風先進典型的宣講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調研、案例分享、師生共建和主題黨日等活動,有效地處理好理論高度“頂天”和聯係實際“立地”的關係,理論學習和業務能力“雙提高”。
將專業課理論學習與學生思想政治水平提升有機融合
“教育不是把水灌滿,而是把火點燃”、“不能為思政而思政,專業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思政,思政教育同時能夠促進專業學習”已經成為教師們的共識。大家通過研究分析現實問題,引導學生關注中國發展,用專業的視角分析理解。
應用經濟學科部的楊韡韡老師花了大量的心思來準備《微觀經濟學》這門核心專業課,她將當前的熱點事件、自己的科研項目改編案例作為教輔材料,並設計了“經典研讀”“成本利潤分析調研”“愛國經濟學家事跡分享”等實踐教學環節,拓寬學生學習知識範圍,深入淺出的分析“為什麼西方連鎖品牌聯合起來抵製新疆棉花”等熱點問題,引導學生樹立家國情懷,感受經世濟民的專業精神,將專業知識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讓學生想聽愛聽願意學。
工商管理學科部的尚洪濤教授在講授《高級會計學》的過程中,首先在課前布置給學生思政項目任務,請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學習,通過以思政問題情境為導向的實踐化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通過進駐典型企業參觀體驗、邀請企業專家進課堂講座及座談等輔助教學活動,使課堂“活”起來,潛移默化地將依法納稅、誠實守信、合作共贏、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統一等思政教育內容和職業道德規範植入學生的頭腦和行動之中。
在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中,老師們聚焦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綜合運用了雙向反哺、混合式教育、翻轉課堂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打造“融入式”思政課堂講授模式。
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思政建設有機融合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黨史學習教育“融”進來,課程思政建設更加“活”起來。經管學院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抓手,依托 “一家一廊一廳一區”“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的文化環境,完善“立體化”的課程思政學習體驗。
每個人都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關聯,學院發揮專業優勢,緊跟時事熱點,通過開展師生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關村論壇、服貿會上等重要致辭講話,學習領悟國家發展的大思路,提升專業責任感、使命感,將自我的成長和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格局。
經管學院副教授、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成員李國正老師就“建黨一百年來中國經濟建設的實踐與探索”這一主題,與同學們深入交流,對黨領導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和經驗啟示積極開展理論釋義,通過列舉大量詳實的數據與案例,讓同學們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讓同學們自覺地把自身奮鬥目標鎖定在經世濟民這一重大主題主線上。
工商管理學科部尚洪濤老師組織同學們來到首都典型企業參觀體驗、邀請企業專家進課堂講座及座談等輔助教學活動,使課堂“活”起來,潛移默化地將如何建設與大國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現代企業植入學生的頭腦和行動之中。
學院通過深化實踐服務,依托北京工業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以青春之力築夢冬奧”小組、2021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重大專項調查小組、“宣傳公共衛生知識”暑期社會實踐宣講小隊,形成有深度有實效的調研報告,讓同學們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活動中,在實踐上豐富專業知識。通過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學院還將思政教育貫穿於專業思政、實習思政、就業思政等學生培養全過程。
可以說,課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首要任務和重要舉措。課程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和最基礎的元素,也是最重要的育人載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不能脫離課程教學。通過挖掘和梳理專業課中的思政育人元素,使各類課程都能處處彰顯思政教育元素,處處體現教師培育學生品格的用心,才能充分做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來源:北京工業大學 編輯:高原 朱相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