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紮根寧海、服務寧海、發展寧海,攜手各方建設好寧海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讓寧海本地學生在家門口讀大學、找工作,全力以赴滿足寧海產業對人才的需求。”6月25日,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史習明在寧海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上致辭。來自寧海縣各級政府部門、相關學校、行業協會,寧海三大標誌性產業龍頭企業及其它高質量重點企業的100餘位代表參加會議。
據悉,寧海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由寧海縣人民政府和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聯合發起,寧海縣政府辦公室統籌,相關部門、企業、行業協會等共同參與的新型縣校合作模式。共同體以優化資源配置為重點,以創新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培養模式為核心,以服務產業發展為宗旨,圍繞“文化+健康”、“光伏+儲能”、“模具+新能源汽配”等寧海主導產業需求,發揮政府統籌、產業聚合、企業牽引、學校主體、金融支持作用,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不斷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優化人才供給結構和成長環境,持續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打造人才鏈,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產業結構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育體係,打造“中高職融通+產科教融彙”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服務寧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成立大會上,寧海縣委常委、副縣長郭文魁和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史習明上台為寧海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揭牌。大會公布了寧海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領導小組成員名單,並分別為寧海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學校、寧海產業人才學院合作高校、寧海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實訓基地授牌。
會上還舉行了寧海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聯合培養高技能人才簽約儀式以及校企人才培養項目捐資儀式。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推進寧海縣域模具產業的發展,今年6月4日,浙江省模具協會、寧海縣模具協會與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成立了寧海模具產業學院,此次大會寧波華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其捐資1000萬元人民幣,共同探索建設混合所有製產業學院。
“寧海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立是學校聯合各方,在提升縣域職業教育發展能級、精準賦能產業升級與區域發展方麵的又一有力舉措。”史習明說。
據悉,早在2004年,為改變縣域支柱產業人才緊缺狀況,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就與寧海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寧海機電學院。20年來,在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下,依托寧海特色產業優勢,打造出了一個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相融合的特色學院,依托“模具工程中心”“模具數控基地”、中央財政支持的產學研基地等國家級平台,培養出了近萬名以浙江工匠陳真為代表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2019年以來,寧海機電學院全麵推進與本土企業的現代學徒製人才培養,通過“技能+學曆”,每年培養本土學生70名。近年來,畢業生留寧海工作人數每年超過200人。
史習明介紹,作為發起單位之一,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將以寧海縣域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為引領,持續擴大寧海本土化招生、培養、就業規模,通過以附屬學校的形式與寧海四所中職學校共同探索縣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新路徑,將產業發展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從而建立一體設計、貫通銜接、靈活多樣的工學一體化的縣域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體係,與各成員單位精誠合作,有效促進教育和產業體係人才、智力、技術、資本、管理等資源要素集聚融合、優勢互補,在改革縣域職業教育辦學體製機製和人才培養模式、共編人才培養標準、共育技術技能人才、共建成果轉化平台等方麵共同努力,著力培養更多符合寧海縣域產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寧海經濟社會實現更高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作者:姚敏明、何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