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我的溫肯讀博日記 | 張仁傑: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2022-02-23 16:57:00
溫州肯恩大學

  2020級教育領導學專業博士項目生 張仁傑
  我是溫州肯恩大學2020級教育領導學專業博士項目的學生張仁傑,是溫州市教育局人事處(對外合作與交流處、人才工作處)一名幹部,兼任溫州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
  我是溫州基礎教育和國際教育進步與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受益者與守望者。2002年從溫州師範學院外語係(現溫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至今,從溫州市第二十一中學到溫州市教育局,我一直默默堅守在溫州基礎教育這塊熱土上,從事與英語教學和國際教育等相關的工作。2006年,作為首批教師由市教育局選派赴英國雷丁大學(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攻讀“教與學”碩士學位,2020年有幸成為溫州肯恩大學首批教育領導學專業博士項目中的一員。
  在溫肯一年多的學習時光是忙碌的。我一方麵繼續全職在教育局工作,一方麵要適應博士課程緊張而繁重的學業,此外,還要從有限的時間中擠出點滴來陪伴家裏的兩個孩子。“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讀博的日子雖然辛苦,但讓我感到充實而幸福,因為在溫肯的學習為我打開了全新的視角,讓我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和多樣化的技能,並對我的教育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一年多的時間讓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提升了“效率”,收獲了“成長”,這一切改變都源於溫肯的“多元與融合”。
01多元與融合
  在溫肯,我最深的體會是她的多元。
  溫肯的校園環境十分多元。走進這所沒有圍牆的校園,仿佛置身於國外的大學,公共教學樓、商學院大樓、葛和凱大樓、學生宿舍以及即將竣工的學生學習活動中心,每一棟特色鮮明又頗具現代化的建築矗立在綠樹叢蔭中,呈現出“中式布局,西派建築”的獨特校園風貌,為我們提供了舒適舒心的學習環境。
  溫肯的教師團隊十分多元。我們的老師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他們不僅在各自領域擁有一流的專業知識,還為我們帶來了不同的文化體驗,溫肯這種“迷你聯合國”式的教學團隊,打開了我們的“全球眼”,拓寬了我們的文化視野。溫肯的教育教學十分多元。溫肯對學生因材施教,課堂上,老師們的教學方法豐富靈動,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項目化教學、任務驅動型教學等,追求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大化。教學內容多彩而創新,從孔子到蘇格拉底,從杜威到陶行知,從雷夫到魏書生,我們幸福地徜徉在中西方文化和教育的思想碰撞中,感受著中西文化和教育理念與實踐融和的魅力。同時,我們也經常走出課堂,走進社區,走進學校,踐行知行合一,反哺社會。

  王北鉸書記和楊毅欣副校長與研究生代表
  召開新年座談會
  溫肯的學生發展十分多元。溫肯堅持“為不同的學生找到不同的發展方向”的辦學理念,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是學生的身影,他們亦或埋首書海,亦或遨遊網絡,時而激烈討論,時而冥思苦想。校園活動豐富多彩,國際會議、國際科研論壇、全球青年模擬聯合國、市場營銷馬拉鬆大賽、校園達人秀等活動精彩紛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挖掘自己的潛能,激發創新的能力,實現多元發展。

  在溫州肯恩大學辦學十周年大會上
  作為學生代表發言
  教育領導學專業博士項目旨在培養具有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育管理人才,學校為我們搭建了不同的平台,鼓勵每個人都參與其中。2021年,我參加了中澳新三國博士研究生科研論壇、2021年溫州肯恩大學和溫州大學聯合舉辦的第一屆教育研究生學術論壇、教育國際化暨高校治理論壇、2021年青科會、第三屆清華大學博士論壇等,在多元中汲取營養,在融合中兼容並蓄。溫肯讓我有機會接觸多元的教育理念與方法,讓我掌握了多樣化的教育管理技能,也為我今後更好地從事教育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2不足與提升
  人生不應自我設限,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所以我鼓起勇氣在“不惑之年”申請了溫肯的博士課程,跳出了生活的舒適區。在開拓人生的路上,我們要不斷地挖掘和探索自己潛能,也需敢於直麵和剖析自身的不足,這樣才能有助於更好地前行。

  Jahirul導師邀請嚴曉鵬副校長
  為我們進行教育領導學的專業講座
  博士的課程需要大量的閱讀和深入的思考,但是工作、學習和家庭的交織,使我投入到學習中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從而保證不了必要的閱讀量,導致學習不夠深入,往往隻能流於表麵。第一學期是掙紮的過程,網絡授課、全英文的課堂、每周的閱讀書單、各種作業和各類專業詞彙讓我措手不及,也一度產生了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在學校領導、導師和同伴的幫助下,我逐漸找到自身問題的症結所在,努力尋找解決的方法。我認識到,在不能獲得更多的學習時間的前提下,唯一的突破點就是提升效率。將需要閱讀的材料化整為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利用午休的時間讀,選在飯後的時間讀,搶在課前的時間讀。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故事敘事類的案例分析掃讀略讀,期刊類文章選讀跳讀,總結歸納性材料詳讀研讀。我始終認為“閱讀的厚度決定思考的深度”,事實證明如此,廣泛而深入的閱讀帶給我不同的思考視角,讓我體會到中西方教育思想的碰撞,擦出追求理想教育的火花,這些思想的火花讓我在完成每一次的作業時更加得心應手,大大提升了作業的完成效率。
  荀子有雲:“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與Noman導師赴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做課題調研

  帶領Noman導師走進學校,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我努力創造各種與導師交流的機會,利用每一次作業的機會,從導師身上學,從同伴身上學。Noman導師和Jahirul 導師非常認真地批改我們的作業,並附上詳細的反饋,經常給我們一對一指導,甚至還手把手教我們學術英文寫作的技巧,在一次又一次的作業磨練中,我提升了自己的英文學術寫作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交出高質量的作業,也減少了我苦思冥想而不得的痛苦。此外,2021年,我與Noman教授以及其他2位同學共同申請了一個師生合作的科研項目,一起走訪了溫州市第十五中學、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永嘉縣甌北第五中學等一批近幾年在辦學上取得明顯進步的學校,參觀校園文化,訪談校長教師,了解成功的辦學實踐,探尋學校管理上的共性特征,在采訪的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教育管理方法,還從導師身上學到科研的方法。2021年11月,我有幸作為學生代表在溫州肯恩大學辦學十周年校慶上發言。12月,我還受邀為溫州市高中英語新教材新教師“星火計劃”研修項目的老師們進行講座,分享在肯恩大學讀博的學習心得體會,在準備發言和講座的過程中,我自己也不斷地梳理,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提升自我。特別感動的是,王北鉸書記等學校領導十分關心我們的成長,經常通過座談會、懇談會、午餐會等形式了解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給予各方麵的支持。在溫肯,每一個人都是被重點關注的VIP,溫肯不僅提供給我們一個全新的平台,更為我們搭建了一個溫暖的家,伴隨著我們成長與進步。
03未來與挑戰
  熬過艱難的第一年,專業學習進入了第二階段,而我們也迎來了新的挑戰。這個階段要求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教育的問題,用批評性的思維去分析教育現狀,並做到學以致用,結合掌握的理論知識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借由項目的同時在項目中不斷地打磨我們的科研能力,激發我們的創新精神。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堅守教育初心,用自己的所學為溫州的基礎教育和國際教育貢獻自己的才智,教育國際化是大趨勢,也是我們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溫州肯恩大學辦學十周年校慶上作為學代表發言
  正如王立校長所言:“世界在不斷變化,人類也麵臨這越來越多的共同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愈發需要全人類團結合作。教育合作、教育國際化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也表明了我國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的堅強決心,以及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堅定信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教育是人類文明傳承和交流的重要渠道,我們受益於教育國際化,我們也將讓國際交流之花更加盛開。
  溫肯是一片東西方文化完美交融的沃土,彰顯她兼容並蓄、和而不同的辦學理念。溫肯所提供的中美融合教育為我們打開了雙重大門,讓我們擁有在不同思維方式下的共情能力,讓我們掌握了解決不同文化背景問題的能力,讓我們學會了在對比中進行批評性思維的能力,融合教育讓溫肯的學生更加開明、更加自信、更加果敢地踏上國際舞台,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未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未來的無知和抗拒”,我們處在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規劃的起始階段,未來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未來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在溫肯的學習為我插上夢想的翅膀,也讓我擁有直麵未來的勇氣和迎接挑戰的膽量。Your future is whatever you make it. So make it a good one!
  附:關於2022年教育領導學(教育學專業博士)免GRE要求的公告,請點擊https://wku.edu.cn/2022/02/04/63807/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