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杭教育:1+3+x=?的幸福課程
浙江教育 記者 陸文琳 實習編輯 胡露苗2016-01-18大中小
1+3+x=?如果你問這道題的答案,作為杭州市首批10所義務教育深化課改試點學校的天杭教育集團會告訴你,是“幸福”。
所謂“1”就是1項基礎性課程,即國家課程和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3”是指天杭三項幸福特色課程;“X”是指供學生選擇學習的選擇性課程,借助選擇性課程的實施,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天杭教育集團校長邱曙光說,學校是創造幸福的地方,課程改革更應該是讓每個身在其中的老師和孩子,感受創造幸福過程中的幸福,以及過程中團隊的溫暖。
幸福課程:我們牛著呢!
在天杭,每月最後一個周五下午固定為學生實踐活動彙報日,各學部學生按照班級分別彙報自己的研究性學習成果,同時采用同伴互評、家長測評、教師點評的方式實施多元評價。
於是,天杭在課程開發上立足考慮學生優勢開發探究性課程。各學部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儲備,每月確定一個研究主題,由學生自行備課、設計、規劃。在這一過程中實施學生動態、過程的多元評價,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與鼓勵。
爸爸去哪兒?
在天杭,你能看到機長爸爸帶著整個機組成員走進校園與孩子們親密接觸,科普航空知識。
於是,天杭在課程開發上充分借助家長資源優勢,各班積極挖掘班級家長資源,采用家長進課堂的形式,開設“爸爸課堂”或“媽媽課堂”,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職業專業教育,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
幸福解密:從統一化到校本化,讓“幸福”漸漸散開
“孩子們,請帶上天杭護照,以成長的名義、以努力的姿態,即刻啟程,開始一段與天杭相伴九年的幸福之旅吧……”
這一段天杭幸福旅程以天杭護照為藍本,串聯天杭九年的德育係列活動,從一年級的走紅地毯進入校園,到二年級的童真結業典禮,到少華結業典禮,紅領巾交接儀式,到邁入承華,乃至最後的九年級畢業典禮。一本天杭護照串聯孩子在天杭九年的德育係列活動,構成學生在天杭的“幸福之旅”。
天杭幸福之行——“孩子們,讓我們仰望星空的同時腳踏實地,擁有軍人的風姿、匠人的手巧、農人的辛勤和學者的執著,譜寫屬於你們的幸福征程吧……”天杭充分依托共建單位資源,分學部實施拓展性課程,此類課程貫穿學生在天杭的九年學習生活。
無論是走進基地的真切體驗,還是引進專家的深入感受,課堂緯度的延伸,在無形中培養了天杭學子健康體魄、人文情懷、藝術修養和科學精神。
天杭幸福之味——“孩子們,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趁花兒還未開到荼蘼,讓心田保留一絲柔軟與溫熱,至少在記憶裏曾經擁有過‘光與虹,詩與夢’的一刻,而就在那一刻,世界春暖花開。”《死亡詩社》中的基廷老師說:“詩、美、浪漫、愛,這些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
天杭也因此打造了“幸福閱讀課程”,按學部分層提出要求、逐個落實閱讀目標。童真少華學部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於小學生必背的古詩詞編製成校本的“古詩吟唱”文本,以此讓學生通過吟唱經典古詩詞,品味經典讀物;承華思遠學部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於中學生必背的古詩文要求,編製校本的“古文吟誦”文本,深化學生對於古詩文的理解。
讓每一個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坐標
天杭根據學生核心素養要求構建設計體育、藝術、科技、生活等選修課程體係門類,探索自主選課、分層走班模式,研究選修課程學分製評價,形成了一批精品課程。
在天杭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鈴聲響起,一大群孩子走出教室,蜂擁至校園各處……
在天杭,有悅讀、篆刻、健美操、韓語、足球、科技、小報編輯等二十多個社團來豐富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幸福的天杭努力著讓每一個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坐標。
作為體育特色學校的天杭教育集團在童真少華和承華思遠學部分別開設健美操校本課程,在充分發揮學校九年一貫優勢的基礎上,促進孩子們的特長發展。幸福的天杭努力著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彩虹般的舞台。
“不管是整合國家課程,還是做好拓展類課程。根據本校的特點做好自己的課程,課改才能成功。”天杭教育集團校長邱曙光這樣說,而天杭人也正這樣做——讓孩子們成為是一場“夢”,擁有孩童的稚氣,少年的率性;而教育者則甘願成為是一陣“風”,無痕地吹拂,帶去清新與自由。
學校百科:
杭州天杭教育集團是江幹區第一所公辦九年一貫製集團學校,采用九年一貫製學部管理模式,分為童真(桂苑校區一、二年級)、少華(三~五年級)、承華(六、七年級)、思遠(八、九年級)四個學部。
學校積極構建以“雅”為核心的校園文化,追求育人環境“優雅”,學生行為“文雅”,師生品位“高雅”。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