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 (記者 占塵雪 邱彬鑫)初入大學,讓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是熱情的誌願者、環境宜人的校園,還是......今年,浙大新生的開學記憶裏,一定少不了一抹“求是藍”和“創新紅”。
8月24日至25日,浙江大學2023級本科新生開學報到。為給新同學留下難忘的“求是初印象”,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在紫金港校區策劃了一場迎新快閃“記錄浙 1 刻”線下互動活動,丹陽青溪學園和藍田學園等學園也為新生準備了不少驚喜。
走進校園東區大食堂,滿眼的“求是藍”裝飾讓人目不暇接,不論是眼前的展板還是腳下的台階,都藏滿驚喜。
根據箭頭指引走上台階,就到了打卡處。許多新生與家長或新同學、新室友在印有“記錄浙1刻”的背景板前打卡留念,拍完的照片還可現場打印。
“來到夢想的學校心情非常激動!”行政管理專業新生蔣同學坦言,走進校園發現浙大的校園環境比想象中的還要好,又新又大,“學校綠化很多,氛圍很好,感覺在這樣的校園裏學習我會很有動力。”擅長體育的她還希望,自己能發揮體育特長,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為浙大取得榮譽。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楊同學與爸爸媽媽和弟弟在逛校園時看見了打卡處,便過來合影留念。通過三位一體錄取的他是第二次來到浙大校園,“這次來比上次更加激動一些,但剛到新環境還是免不了有一些緊張。”楊同學五年級的弟弟興奮地表示,跟哥哥一起來就是想看看大學校園和大學生活是怎麼樣的,“聽說很自由,時間可以自己支配”。
最令新生們驚喜的,莫過於抽取驚喜盲盒。在2天共4個開放時段內,每時段前250名2023級新生可領取原創可蓋章門票一張,每完成一項打卡活動就可蓋上一枚浙大專屬印章,任意完成2個打卡項目就可抽取一份驚喜盲盒。幸運的同學還有機會抽到大獎——求是餅。
記者看到,蓋章門票上印有象征求是學子不斷追求卓越的求是鷹、承載著浙江大學優良學風的“求是創新”校訓、寄托著竺可楨老校長殷切期望的“竺老兩問”和流光璀璨的燦若星辰燈等元素。盲盒內則可能有色香味俱全的浙大求是餅、亞運會吉祥物減壓球等亞運周邊文創,也可能有帶有浙大特色的傘、書簽、明信片等各類精美的文創產品。
“開學活動太豐富了!”來自湖南的吳同學看到有抽盲盒活動後感歎道。與她同來的王同學與張同學分別來自溫州和江蘇,作為人文學院同班同學的他們早已是網友,約定了開學“麵基”後一起逛校園,但讓他們驚喜的是,遇見了如此有意思的開學活動,“完全沒有想到還有盲盒可以抽!”吳同學說。
“之前還羨慕有的同學錄取通知書裏有文創產品,沒想到我的學校也有這麼好的活動,讓我一來學校就抽到一把傘,而且這把傘看起來還挺好看的!”畢同學說。她的室友施同學也幸運地抽到了浙大校園風景手繪冰箱貼,施同學激動地對記者說,她對浙大向往已久:“小時候從老家搬來杭州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參觀浙大,現在終於算是圓夢了。”
在浙大求是學院丹陽青溪學園,一塊巨大的“創新紅”展板格外醒目。展板上印著近1800名丹青學園本科新生名字,組成了浙大校訓“求是創新”四大字。現場,新生紛紛尋找自己的名字和家人們一起打卡留念。
記者發現,在這塊展板上一位來自陝西的新生名叫“曹創新”,正好是浙大校訓中的“創新”。
在浙大求是學院藍田學園,新生簽名處、合影留念處也引來許多新生駐足。
“誒!太好了!”在學校南1門進門處,戴同學舉起手機給爸爸媽媽拍合照,並示意他們比心。戴同學的媽媽表示,逛過學校後發現學校設施全,生活方便,校園風景優美,所以,雖學校離家鄉吉林有點遠,但孩子在浙大上學,他們十分放心。戴同學也表達了對大學的期待:“除了在學習上要努力外地,我也想加入一些社團,認識更多人”。
迎新活動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浙大新生們感受到了濃厚的“求是”文化與大學氛圍,為他們更快地融入新生活奠定了基礎。浙大的新生們也在這樣的氛圍中,帶著或緊張和激動的心情,對大學生活寄予了新期待。
“我有個樸實無華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好好學習,不要掛科。”來自湖南的吳同學打趣道,“對軍訓還是有點緊張的,以前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軍訓過,這是第一次軍訓!”一旁的張同學應和道:“我也有點緊張,害怕挨訓,但應該問題不大。”
因為特別喜歡杭州,熱愛工科,所以來自雲南的李曉章同學在得知自己的省位次號為兩百多後,堅定地選擇了浙大的工科試驗班並被成功錄取。“我知道浙大的工科很強。”他希望,能在浙大繼續他的工科夢。
杭州學軍中學畢業的鄭同學和徐同學在快閃打卡點前駐足聊天,她們表示,對大學充滿期待,希望在學業上不斷精進。對即將到來的軍訓,她們也表示:“做好準備了,一點兒也不緊張!”。
(責任編輯 吳文建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