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編輯 邱彬鑫 通訊員 李慧婕 王琪)近日,溫州大學“知語識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實踐隊在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開展的為期半個月的實踐活動落下帷幕。該實踐隊由溫州大學語言文字相關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組成,是溫州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該項目入選由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組織開展的2023“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誌願服務活動。
基於鄉村的實際情況及特點,實踐隊聚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鄉村語言文字應用現狀調研”“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傳承發展”三個方麵,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帶動農村高質量發展,並借此培育大學生返鄉愛鄉助鄉的情懷與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及其健康發展的重要法規。實踐隊基於此開展了相關普法活動,旨在通過普法讓村民意識到講普通話、寫規範字的重要性。成員們圍繞“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的主題,拿著自製的推普宣傳手冊,挨家挨戶地向當地村民介紹宣傳手冊上的推普內容,係統地向當地村幹部講解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內容,強調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性,支持並鼓勵他們講普通話,寫規範漢字。
實踐隊成員針對鄉村老人開展“一對一”的規範字書寫教學。老人們用顫顫巍巍的手一筆一劃地寫下自己和家鄉的名字。針對鄉村農牧業經營者,實踐隊開展普通話“推普技能+”一對一培訓活動,了解經營者的不同需求,助力農產業發展,將普通話培訓與農村種養殖業的技能提升相結合。針對學齡兒童,實踐隊開展“漢字趣味小課堂”係列活動,運用中國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平台中的資源,強化數字賦能,帶給孩子們有趣的漢字啟蒙,提高學齡兒童對規範漢字的認知能力。
與當地村民交流的過程中,實踐隊成員們最大的阻礙就是語言不通。在和村民深入交流後,成員們逐漸理解了那些與自身認知存在差異的溫州方言詞彙的意思,也向他們討教了不少關於當地方言詞彙的知識,慢慢學會了一些日常方言用語。隨著成員們與村民使用普通話與溫州話“雙語”交流頻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人能夠運用普通話和我們打招呼,並進行簡單交談。
在澤雅鎮,實踐隊成員還考察了當地豐富的鄉村語言文字景觀。成員深入了解當地的鄉土文化建設情況,通過記錄著當地鄉風民俗、崇德尚賢、鄉土特產、美麗風光等內容的文化長廊、文化禮堂、鄉村橋碑,感受各個村落的豐富文化內涵。
實踐隊成員們還把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鄉村振興戰略、農民增收致富等內容,以“大白話”的形式講給村民們聽,讓黨的創新理論變得通俗易懂。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