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青藍小學“經曆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探索”主題研討活動圓滿閉幕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編輯 張可寧 通訊員 紀思芸)4月13日,“經曆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探索”主題研討活動順利舉辦。《小學教學》編輯部主任、期刊主編殷現賓,杭州市拱墅區教育研究院副書記吳林富,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鞏子坤,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小學數學教研員、浙江省特級教師平國強,拱墅區教育局督導科專職督學徐瑋,杭州市錢學森學校、杭州市時代小學書記、校長唐彩斌,杭州大關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黃碧峰,蕭山區寧圍小學書記、校長莫建忠,拱墅區小學數學教研員潘大琴、孫鈺紅、馮春飛蒞臨青藍小學,共話“經曆融入”的小學數學學科實踐行動。

吳林富副書記對此次運河名師工作室活動的順利開展予以高度肯定,對青藍開放辦學的理念予以大力鼓勵,並為工作室的三位外聘導師,即鞏子坤教授、平國強老師和唐彩斌校長進行授牌。

胡豔英副校長分享了近年來工作室對經曆融入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實踐的探索與思考,通過教師的逆向設計和學生的正向學習,開發了基於《新課標》“三會”目標的九種經曆融入方式,讓學生親曆知識發生與發展的全過程。




依托“經曆融入”的教學方式,三位老師圍繞大任務“麵有多大”進行了課堂呈現。沈雁南老師執教《認識麵積》,唐小華老師執教《麵積單位》,胡豔英副校長執教《麵積計算》,讓學生對麵的認知經曆了“可比、可數、可算”的思維進階,彰顯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為推進與會教師對主題的研討深度,平國強老師、唐彩斌校長和黃碧峰校長對課堂作專業點評與指導。

平國強老師從素養指向、教學策略、學習方式等方麵肯定了三節課的細節處理,指出“量感”的培養需要經曆度量,通過多元化的度量,建立標準,再形成經驗,最後利用經驗解決實際問題,如此循環反複、不斷矯正。

唐彩斌校長讚揚了青藍團隊從一個大概念的角度去思考三節連續性的課,使用同一情境、同一素材,讓學生充分經曆操作、交流、思考、感悟的過程,真正將“量感”這一核心素養落實到了課堂中去。

黃碧峰校長對於三節課基於學生視角進行結構化設計表示高度讚同,隻有將量感的培養根植於數學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豐富、有效且貼近生活的數學活動中,填補量感的知識儲備,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殷現賓主編特別讚揚了三節課教學過程的一致性和進階性,肯定數學團隊“經曆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做法,並基於多年教學教研和主編經驗,作題為《例談教研文章寫作中如何選題》的講座,係統剖析教育寫作方法。

對照《新課標》精神,鞏子坤教授肯定了三位老師將“量感”的培養融入到課堂設計中,並通過題為《量感:內涵及培養》的報告,幫助教師從量感的直觀感知、數感與量感的關係理解量感的內涵,從數學發展史的角度厘清量感提出的原因,從經曆完整測量過程、體會與感受測量本質、脫離測量工具等來領悟量感培養的方式,為與會教師們帶來高位引領。

此次活動是青藍小學立足《新課標》背景,開展素養導向下育人方式變革探索的一次縮影,將更好地引導教師學習新課程,樹立新理念,落實新課標,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青藍小學也將持續深化“經曆教育”特色品牌的內涵構建,推進拱·有優學“家門口的好學校”高質量建設行動,為運河邊的孩子築一個幸福童年!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