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金兢)十年磨一劍,辛勤結碩果。4月15日,小學生數學學習方式變革與創新高峰論壇暨“數學實驗”項目化學習展示與推廣活動在杭州市天長小學隆重舉行。本次論壇聚焦“數學實驗”主題,共同探索小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變革與創新。
課堂實踐,基於數學實驗的學習方式新探索
天長小學陳銀老師的《測量物體的體積——設計方案》是一節方法指導課。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評價,自主探索並優化設計方案,初步體驗方案設計要明確研究主題、關注材料的合理性、清晰實驗步驟,讓孩子真正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天長小學姚俊俊老師在《平衡與等式》一課中,學生借助數字天平,經過操作、嚐試與探索,將原本枯燥乏味的等式教學變得趣味生動,在“玩”中深刻理解“=”表示結果守恒的抽象意義。
天長小學劉璨老師在《鏡子裏的數學模型》一課中,學生提出猜想、實驗驗證、總結規律,經曆觀察、操作、實驗、歸納等活動,發現雙麵鏡夾角變化與虛像個數之間的關係,感悟現象背後的數學原理,理解數學模型的現實意義。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天長小學數學實驗課的探索,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員斯苗兒老師還提出了“想得累,玩得透,說得清,理得明”的數學實驗課箴言,這也成為我們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課外實驗,基於項目化學習的自主學習新實踐
學生在課堂中參與數學實驗,感受到數學好玩;課堂外參與自主項目學習,從課內聯想到課外,用數學聯接生活,真正玩出名堂。學生在“數學實驗”項目化學習中,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學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一年級學生研究了《尺子的前世今生》,他們帶著大家穿越到遠古時期和唐朝,不僅了解尺子的演變曆程,也體驗了不同時期的測量方式。
二年級學生研究《李白倒美酒》,他們將8兩美酒,使用8兩、5兩和3兩的空杯,平分出4兩。層層推進的實驗過程,有趣又引人深思。
三年級學生帶來的實驗是《令人不可思議的玉米粒》,從“一根玉米粒的總數是多少?總數是奇數還是偶數?總數為什麼是偶數?”三個方麵展開了深入的研究,用數學的奇偶性知識解釋了生活中的現象。
四年級的同學分享了實驗項目《三門問題》,他們從動手做實驗、圖形和列表探秘到舉一反三深入思考。糾結又好玩的三門問題讓在場的老師躍躍欲試。
五年級同學的項目化學習是《體積中的學問》。他們圍繞蘋果、乒乓球等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展開研究,靈活運用重量與體積的關係、排水法、注水法等多種方法發現體積中的大學問。
專業引領,基於“雙減”背景的課程建設、課後服務新思考
浙江省特級教師吳恢鑾交流與分享“基於數學實驗”內容開發的學習方式新探索。天長數學團隊以學生數學高素養為宗旨,在具有操作性、直觀具體、交互有趣的數學實驗中,以“意義邏輯”的方式進行數學探索與研究,實現“內容”與“方式”的高度優化與協同,促進學生學習從“被動學習、訓練學習、淺層學習”走向“主動學習、探究學習、深度學習”,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杭州市天長小學副校長張麟在《數學實驗學習中心項目化研究》報告中介紹了實驗中心的建設背景、組織實施和後續推進。他指出,數學小實驗體驗中心整個項目,不僅讓孩子受益,真正做到“玩中學”,也讓教師對“數學實驗”項目設計的理念和操作策略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入,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小數界泰鬥、浙江省功勳教師張天孝談起開展數學實驗研究的初心:數學好玩,究竟可以怎麼玩?數學實驗應運而生,實驗不僅是操作性的,也是思考性的。天長小學數學團隊經過十年探索和實踐,形成數學實驗內容開發與探究性學習協同發展的學習新樣態,希望天長乃至上城小數團隊傳承與發揚。
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滕春友高度肯定了數學實驗這項研究成果,認為這彰顯了浙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杭州美好教育引領下的品質追求。他期待天長作為教育改革的龍頭學校,能為全省做出示範作用,推廣更多更好的經驗。
“推廣要注重整體性、獨特性、多樣性、故事性。”《浙江教育報》前沿觀察專欄主持人言宏這樣說。作為資深媒體人,她提出,十年持之以恒的研究改變了學教方式,增加了學生和老師的內驅力,建立了成熟的機製,但是要進一步總結數學實驗中可以遷移和借鑒的經驗,走進學校基層,造福更多的老師和學生。
“學生立場,學科邏輯。”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員斯苗兒在演講中強調了這8個字。她提到,在孩子眼裏,數學是抽象邏輯的,孩子本身是生動具體的,而數學實驗就是一座搭建抽象與具象的橋梁,讓孩子從容易開啟的地方,學好邏輯的數學,積澱數學素養。她指出,尊重差異的目的是為了縮短差距,共同富裕下的教育均衡化,為了孩子,也為了老師。
上城區教育學院副院長鄭一峰提到,學習中心指向教育4.0時代,在學生個性化學習、多樣性學習背景下,區域中心人人都可以享受,處處都可以學的新型學習空間。天長數學實驗中心是區域內非常優秀的實踐案例之一,期待未來學習中心空間能進一步提升,為雙減時代背景下的課後服務模式提供更多的探索。
上城區小學數學教研員特級教師邵虹表示,數學實驗是站在兒童立場來研究的,根據兒童的個性化、差異化學習,讓學習真正發生;而課題的研究就像一顆種子的孕育過程,從萌芽到瓜熟蒂落要經曆很多艱辛,要享受成長的過程;我們要懂得敬畏,敬畏科學探究的過程,懂得感恩和珍惜。
天長數學團隊深耕數學實驗研究十多年,從兒童立場,學生視角思考數學教學。在特級教師吳恢鑾的帶領下,曆時7年打造了一套融數學閱讀與實驗為一體的數學實驗童書——《數學實驗王》,每項數學實驗項目都由天長孩子親身經曆,這是一套真正屬於孩子的數學實驗室,讓孩子像數學家一樣探究數學,增長智慧。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