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通訊員 杜曉哲 編輯 邱彬鑫)“溫馨舒適的寢室樣板間已經裝修一新、美觀大方的外牆正在全力改造、功能齊全的智慧教室初具雛形、智慧校園係統也正在合理布局……”時值暑假,但位於溫州濱海的溫州理工學院校園內卻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場“百日攻堅”行動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這也是學校為師生辦實事的有力舉措。
搭“台子”,加壓力
今年4月,溫州理工學院成功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新校區位於濱海,雖然校區很美,但是各功能區的裝修和改造也迫在眉睫。
為高起點、高標準開啟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理工類應用型高校新征程,強力推進溫州理工學院濱海校區建設,為學校快速、有序、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溫州理工學院正式開啟了校園建設“百日攻堅”行動,吹響校園建設攻堅戰的號角。
這場“百日攻堅”戰囊括校園建設的方方麵麵,包括校區通行、基建改造、智慧教室建設、采購、生活服務設施招商招租等百餘個項目以及組織保障、資金保障、宣傳保障、督查保障等係列工作,不僅是場硬戰,更是一場時間戰。
溫州理工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周文龍說:“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學校建設結合起來,學校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堅定信心、勇於擔當,尤其是黨員幹部一定要帶頭行動起來,不折不扣完成每一項任務、每一個項目,凝心聚力、團結一致,紮實工作、埋頭苦幹,奮戰一百天,拿下攻堅戰。”
鋪“路子”,強動力
“落實相關政策、做好各項協調工作、主持召開推進會……”溫州理工學院副校長鄭華作為 “百日攻堅”行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更是衝鋒在前,帶頭跑相關單位進行協調,為工程的順利開展鋪好路。
早上跑現場、下午做溝通、晚上做總結,這也成為鄭華每天工作的常態了。在推進會上,他是雷厲風行的“指揮者”,改造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在他的指揮下一一破解;在工程安全生產督察會上,他又化身一絲不苟的“偵察者”,第一時間對改造工程進行督查,做到安全警鍾長鳴; 在與浙南產業集聚區的校地合作工作洽談會上,他又是一個“協調者”,確保校園周邊環境、公共設施等要素高水平落實;而在去其他高校取經的過程中,他又是個“學習者”,取長補短隻為帶給師生更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雖然在不同的角色中切換,但是他依然保持著一個共產黨員為民服務解難題的初心。他說:“濱海校區建設時間緊、任務重、類型多,要倒排計劃,穿插、並聯各項工序,確保新生順利入學、確保教職工正常辦公,確保工程進度。同時要在細節上做踏實,在風格上做特色,才能讓師生享受最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壓“擔子”,聚合力
“黨有號召,我們就有行動!”在鄭華的影響下,溫州理工學院的黨員幹部們也放棄了休息時間,以工地為家,“5+2”“白加黑”,克服時間緊、任務重、溝通協調難、人員緊缺等困難,奮戰在新校區建設第一線。
李麗是“百工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看似瘦弱的肩膀卻有大大的能量,從百日攻堅開始的兩個多月,李麗經常以校為家,一周五個工作日,她為了節省每天將近3小時的通勤時間,她都選擇留宿濱海。對她來說,唯一的考量標準是離學校近,能夠隨傳隨到。
再比如負責校園保障的楊象國、負責實驗室建設的毛傳雨、負責智慧校園建設的李浩鵬等等,自“百日攻堅”開啟以來,所有團隊成員幾乎每天晚上都在辦公室加班,每五天一次24小時值班,周末輪休。
正是有這樣一群“溫理人”的辛勤堅守和付出,才能讓濱海校區成為東海畔的一顆明珠。現在,他們正以百分百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百日攻堅”如火如荼的校園提升改造工作中,為師生打造出文化氛圍校園化、學校架構數字化、資源配置規模化的全新校區。
(責任編輯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