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浙江省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工作研討會在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召開
2021-03-19 15:00:00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記者 陳昊昱 通訊員 莊婷婷)3月16日上午,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指導、浙江省教育廳主辦、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浙江省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工作研討會在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濱江校區召開。本次會議旨在貫徹教育部《關於開展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和《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組織申報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推動落實部省共建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各項要求,加快推進浙江省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網絡信息處處長(虛擬現實研究中心主任)馬亮、浙江省教育廳職成教處副處長祝鴻平、省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莫世榮、中心數字資源部副主任趙川等領導出席會議。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賀星嶽致歡迎辭。參加會議的還有來自國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範實訓中心和實訓基地的7名專家組成員,以及25所省級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學校的負責人等30餘名代表參會。研討會由莫世榮主持。

  賀星嶽校長在歡迎辭中代表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師生,向參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同仁表示最熱烈的歡迎。他向與會領導和專家簡要介紹了我校近年來在實訓基地建設中取得的成果,指出在麵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時,學校要主動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積極引領,輻射帶動,聚焦智能製造關鍵環節,以“人工智能+”深度改造傳統專業和人才培養模式。我校“國家級示範性數控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工程規劃項目智能製造及軌道交通實訓基地”、“國家工程實驗室工業設計應用中心”等多個國家級實訓基地的建成正是這一指導思想的集中體現。

  浙江省教育廳職成教處副處長祝鴻平代表教育廳祝賀本次大會的順利召開,他簡要回顧了2020年浙江省高等職業教育在省級“雙高”項目建設、提質培優行動計劃實施、“1+X”證書試點工作開展、部省溫台職教高地共建等方麵取得的突破和亮點。他指出,下一步浙江省將努力建設與“三地”、“一窗口”相適應的高水平高等職業教育體係,其中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對於提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他表示本次大會對於推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工作、優化建設方案、提升建設應用水平,並最終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有著重大意義。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網絡信息處處長(虛擬現實研究中心主任)馬亮代表專家組發表講話。他向與會人員詳細解讀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職業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政策背景,指出全會精神為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方向,要充分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係;要建設學習型社會,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要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的學徒製度,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要加快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深度應用,構建開放共享的數字化教育體係。馬亮處長分析了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現實背景下,建設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範實訓基地的必要性,闡述了如何促進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虛擬現實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建設具有職業教育類型特色、適用於職業院校學生的虛擬仿真示範實訓基地的路徑和方案。

  隨後,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智慧交通學院院長邊浩毅、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實訓部主任劉兵作為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項目代表分別作了題為《軌道交通智能運維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智能建造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申報》的項目實踐分享報告。

  會議還邀請國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範實訓基地項目專家田秀萍、劉煒分別作了題為《國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範實訓基地建設路徑與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政策解讀》和《國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範實訓基地專業課程與資源建設》的學術報告,並開展了現場答疑。

  會議圍繞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範實訓基地建設政策背景、教學改革與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合發展以及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專業課程與資源建設路徑等進行了探討,深化了高等職業院校對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的認識和理解,為推動浙江省職業教育在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圖片3.jpg
圖片1.jpg
圖片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