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記者 胡語彤 通訊員 葉靜雯)在這豐收的季節裏,聽濤小學的同學們迎來了“學農”主題課外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貼近土地,更接近生活的本身,去感受生活的氣息,從而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做到自己該做的。
明澈的陽光普照校園之時,同學們帶著對前方的期待出發了,他們的目的是錢塘新區的祥祺農場,他們將在那個“碧雲天,黃葉地”的地方度過美好而充實的時光。
聽曆史賞生活館
首先,四五年級的同學們聽了新圍小學大隊長陳貝兒對圍墾文化的介紹,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意猶未盡。雖是一趟簡易的“看圖說話”之旅,但卻讓同學們了解了圍墾的發展曆史、建館的原由以及館內的一些布置,各個受益匪淺。
拿起鋤頭挖番薯
四五年級的同學們一聽要比賽挖番薯,可起勁了,掄起鋤頭就開始挖。
不過畢竟很多小朋友都是第一次挖番薯,不僅鋤頭用的不趁手,一個不小心,手會擦破皮,就番薯也是經常隻被挖出半個。
還好有老師在一旁指導,同學們開始慢慢嫻熟起來,挖番薯的同學們越挖越得心應手。一個、兩個、三個……不一會兒就挖了好多個番薯,雖然大小不同,形狀各異,但都是孩子們的收獲。
同學們把自己挖的番薯舉得高高的,別提有多自豪了。
背上鐮刀割稻穀
稍遠處有一大片稻田,成熟的稻穀金燦燦的,就像起伏的金黃色海麵。同學們拿上鐮刀在老師的帶領下往稻田裏走去。大家摩拳擦掌,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大顯身手。你看,孩子們一手抓住稻子的,一手拿著鐮刀來回割著,一把稻子便收割成功了。在大家的努力下,一排排稻子整齊地躺在了稻田裏,著實過了一把水稻“收割癮”。割下的是稻子,收獲的是喜悅,大家臉上掛滿了笑容。
將近半天的動手實踐,同學們的手指沾染了泥土的顏色,心也浸潤了泥土的芬芳,在歡聲笑語中當了一回農人,體驗農耕快樂,盡賞田園風光,感悟到自然的智慧和廣博。不做“時人”做“今人”,聽濤小學在屬於他們的藍天下帶著對生活更好的體悟,展翅翱翔。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