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陳恬恬 沈琦瑤)如今的杭城已有初冬時節的寒意,但上城區教育學院報告廳內,卻是暖意融融,現場高朋滿座,大咖雲集。11月26日,杭州市上城區第一批未來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結業典禮暨成果展示活動在此舉行。參加此次活動的還有來自浙江地區的教育教學專家、領導,杭州市各區縣的教師教育學校代表,以及來自義烏、黃山、福建等地的教育同仁們。同時,本次活動還采用了線上直播的形式,將典禮盛況同步直播傳送到鶴峰、雷山、黃山、開化等地。
現場,項海剛局長、鄭生勇主任和莊華潔處長分別為三組24位名師名校長頒發了沉甸甸的結業證書。
上午的活動分為領導致辭、研修回顧、頒發證書、新書推介、觀點沙龍等環節,在場嘉賓共同見證了未來名師名校長的成長曆程,了解了他們研修成果。
典禮伊始,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項海剛致開幕詞。作為“未來名師未來名校長”培養工程是上城區教育局“十三五”期間教育人才培養重點項目,項局長對18名未來名師和6名未來名校長在為期三年的培養工程中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名師名校長究竟“名”在哪兒?項局長指出,名師名校長的“名”,應在教學、育人、研究、人格、格局等方麵率先垂範,榜樣引領,但同時應以“低調之名”給予他人支持、幫扶與奉獻。
杭州市師範大學經亨頤教師教育學院書記、院長,杭州市beplay體育手機幹訓中心主任鄭生勇主任表示,三年前,上城教育與杭師大聯合培養骨幹教師與管理幹部的模式,打開了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更是一次極為成功的嚐試。鄭主任從“跳出教育看教育”“搭建平台助成長”“重視個性化培養”“專業發展呈現顯著”四個方麵總結評價此次合作培養工程,更對上城教育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冀與厚望。
浙江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莊華潔首先肯定了上城教師培養與隊伍建設的榜樣示範與省內前列引領,同時指出這種“強強聯手,優勢互補”的區域教育和高效聯合培養骨幹教師和管理幹部的模式,是上城的新思路,更是值得全省市各地學習借鑒的好經驗、好做法。莊處強調三個“力”:站在“十四五”新的曆史起點,全省要將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首要任務,為持續提升教育品質,教師隊伍建設要與時俱進,聚焦重點,提升研究力;我們的教育要麵向未來,勇於開拓,提高創新力;深化改革,治理保障,提供支持力。
現場,一段VCR串起了一路走來三年間的點滴回憶。這三年,是這批未來名師名校長靜心學習的時光,也是思考積澱、拔節孕穗的成長過程。深情款款、鏗鏘有力的集體詩朗誦《未來》中飽含著24位名師名校長對來路的感恩情意,更滿懷著對未來的希冀憧憬。
三年的砥礪前行,未來名師名校長們將所思所想所得書於筆間,記於心間。金瑩、馬益彬、汪玥三位學員代表,分別為大家做新書推介,講述著著書立說的心路與思路曆程,同時感恩於內外恩師的細致指導、上城沃土的滋潤培養。專家領導上台一同為新書出版助力。
各位未來名師名校長對辦學思想與主張又會有怎樣的高知卓見呢?孫麗女、金瑩、徐亞娟、孔慰、陳雲五位未來名校長就《五育融合視角下的教育教學實踐與探索》展開觀點爭鳴,暢談己見,切磋琢磨。
隨後,杭州市beplay體育手機師幹訓中心副主任葉哲銘對此進行了點評。他提煉了4條五育融合的有效路徑:把握政策導向,找尋辦學創新點;結合地方實際,構建教育新形態;研究學生學習,開發適恰新課程;基於數據評價,助力五育齊落實。
葉主任指出,新時代名校長的責任擔當應體現在:回應時代挑戰,推進政策落實;發現教育規律,創新教育形態;始終不忘初心,助推學生成長。
本次成果展示下午場的活動主題為思想峰彙·未來名師談麵向未來的新時代教師之思考與實踐,名師名校長們從教育初心、課程改革、教師培養、教育均衡四個關鍵詞出發,由點及麵,講述這群教育追夢人的故事。同時,導師們的“專家銳見”更是引人深思。
活動尾聲,浙江省beplay體育手機教師與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盧真金用三個問題為未來名師名校長致成長寄語,也讓現場所有的老師和校級幹部深思:今天的教育不斷在經曆疊加,名師名校長們怎樣做減法?如何從“喂食製”教育走向“覓食製”教育?怎樣將外驅性生長轉變為內生性成長?或許,這將成為未來名師名校長該思考和探索的教育之路。
盧主任還針對本次活動做了精彩點評。他說,上城區與杭師大合作的“首批未來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做得紮實,富有成效。這次的展示活動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教師培訓活動:一是形式新——角色體驗、Rap說唱、課堂展示、圓桌沙龍等,讓整場培訓活了起來;二是內容實——研修內容較好體現了實踐智慧,體現出對教師職業生涯的生命感悟與理性智慧;三是選題準——每一個展示板塊的選題都很精準,全方位詮釋了名師成長的路徑;四是成果豐——上城教育與杭師大合作的這個項目不僅成長了一批未來名師名校長,也給全省做了很好的示範;五是效果好——參加活動的所有人都在活動過程中有啟發,從不同維度對教師成長和培訓有了新思考。
新聞延伸——
什麼是上城區未來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
“上城區未來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是上城區教育局“十三五”期間教育人才培養重點項目。2017年開始,上城區教育學院與杭師大經亨頤學院“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對18名上城首批未來名師學員及6名未來名校長學員采取高校研修、跟崗實踐、影子培訓等個性化培養方式,同時配備理論導師和實踐導師進行一對一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引領。
通過為期三年的培養,學員的專業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不斷在省市教研、培訓、論壇、競賽活動中嶄露頭角。截止2020年10月,24名學員共獲得市級以上綜合榮譽18項,論著發表出版83項,課題立項39項,課程開發43項,送教引領255人次,競賽獲獎74人次,三位學員的專著即將出版。
這種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聯合培養骨幹教師和管理幹部的模式,打開了上城區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思路,為實現上城區“培養一批理念新銳、敢於探索,具有全省乃至全國知名度的名師、名校長群體”這一目標提供了有效助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