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杭州市青藍青華實驗小學校長杜曉峰:用國學浸潤下的童智樂園,珍藏孩子的童年時光
2016-05-20 17:59:00
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

杭州市青藍青華實驗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 杜曉峰

  人物名片

  杜曉峰,現任杭州市青藍青華實驗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1992年杭州師範學校畢業後參加工作,曾先後在朝暉實驗小學、長青小學擔任教師、副校長和黨支部書記。小學高級教師,杭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下城區教育英才,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兼職教授、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營養學會學生營養與健康分會委員。

  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彭埠地鐵口出來,一條寬敞大馬路上四個輪子行駛十五分鍾,校門口就在眼前了。一隻腳剛邁進校門,抬頭的瞬間被教學樓上一個大大的篆體“家”字暖到。一路走過儒學經典長廊,經過青花瓷碗,遇見典故曲廊,仿佛聞到了濃鬱古樸的墨香。

  在杭州城的最北邊,哪所學校有這樣經典的國學文化景觀?那一定是杭州市青藍青華實驗小學(下稱青華)。它是百年名校杭州市青藍小學教育集團下的一所年輕學校,以“國學”為教育特色,2010年投入使用,2013年8月獨立建製,更名為杭州市青藍青華實驗小學。也正是此時,青華迎來了新校長杜曉峰。

  最回憶·讓六年童年時光留下美好印記

  2013年8月,杜校長來到位於下城區最北麵的青華,彼時學校裏隻有8個班。而現在已,經擴大到22個班,還在不斷增加中。

  “小學六年,一定要讓孩子留下值得回憶的東西。”杜校長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小學階段,孩子在校時間最長,這六年正是一個孩子的童年時期。如何以孩子的童年為核心,讓校園成為他們儲存童年成長記憶的城堡,是青華要做的。

  獨立建製至今,青華一直延續著青藍小學的百年名校的辦學基因。自接手以來,杜校長也是小心翼翼的,像翻看一本非常珍貴的書一樣,著實花了不少心思。自2013年以來,青華不斷發展,榮獲全國學生營養與健康示範校,浙江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杭州市綠色學校等一係列榮譽。杜校長還積極與高校合作,設立了浙江師範大學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為青華的後續發展注入力量。

  青華的每一步發展,為的都是校園裏這群孩子,杜校長想讓他們擁有簡單的快樂。每年寒暑假開學日,青華的校園裏就會非常熱鬧,孩子們撒著歡兒的到處跑。杜校長說,每年在一批小伢兒走進校園時,青華都會組織“我與青華第一拍”的開學第一課——剛入學的小伢兒與爸爸媽媽一起來拍進入青華的第一張家庭合影。

  這意味著,從今以後,家長與孩子的成長跟青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光如此,“學校是個大迷宮”的活動讓不少剛進青華的孩子一下子活絡了起來。他們會一直拉著爸爸媽媽看看這、逛逛那,在了解校園景觀的同時慢慢適應著新環境。

  寒假結束的開學首日,你能吃到100多種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麼?青華的孩子就有這個“口福”。其實,這也是青華的開學第一課,讓孩子們從自己家鄉帶來特產與同學們分享“年味和習俗”。組織這樣的開學第一課,杜校長是有用意的。杜校長介紹,學生們在分享特色美食的同時學會了一些年節習俗,同伴間的交流則會加深他們對“年味”的理解。

  在杜校長看來,學校跟孩子們的家一樣,是溫暖的,可以依靠的。而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會變身為“大家長”,為每個孩子發新年“紅包”。杜校長的“紅包”很特別,裏麵隻有一張書簽。“我希望孩子們在體會分享之樂的同時,懂得分享之美。”

  一直以來,杜校長都在反複思考這樣幾個問題:作為一所年輕學校,青華要為下城北部教育服務區的孩子,辦一所怎樣的學校?提供怎樣的教育?培養什麼樣的孩子?他常說,小學六年時光,重要的不僅僅是學到多少知識,還應該讓孩子們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和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因此,讓每個孩子從小接受國學的熏陶是非常有必要的。杜校長結合下城北部的區域實際,將青華打造成了一個國學文化氛圍濃鬱的的童智樂園。“要讓孩子成長在國學的搖籃裏,成長為積極、向善、樂學的青華學子。”杜校長說。

   最傳統·經典國學文化滲透到校園的角角落落

  青花瓷碗、五常廊道、典故曲廊……這些傳統文化意味濃鬱的國學景觀在青華的校園隨處可見。

  自創辦以來,青華就非常重視校園的環境建設,特別注重將一係列傳統文化意味濃厚的國學景觀進校園。校園環境對學生來說有多重要?在杜校長看來,學生在校的6小時裏,每時每刻都在與校園環境接觸,好的環境可以成為他們的朋友。“讓孩子與環境對話,”這種狀態杜校長所期待的。

  其實,杜校長從小就愛國學,也深受國學文化的影響。因此,他非常了解,傳統文化對於孩子一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比如青華校園一正一反的青花瓷碗,讓青華學子明白,做人不但要博學多聞,也要嚴於律己,遵守規範。

  杜校長說,時代越發展,人們就越需要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潤。青華要做的就是要向學生們傳遞國學文化的核心“真善美”,為他們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近年來,杜校長注重培養學生學習國學的興趣,並圍繞“靜、動”兩個關鍵詞進行了國學課程的開發與整合。靜如山,沉穩且大氣。杜校長從青華國學十景入手,將傳統國學文化滲透到校園的角角落落。青華儒學大門、青藍中國印、五常廊道、青華大碗、博學規範碑、百家姓牆、青華樂學長廊……基於這些靜態的校園景觀,營造一種意味深沉的國學氛圍,讓學生在校園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動如水,涓涓細流,滋潤孩子心田。在青華校園,除了一些日常古詩詞閱讀和背誦的“考級”過關,還有各項國學文化活動,甚至把一點一滴都整合成校本課程。青華十景解說詞就是其中一門校本課程,教材由老師自主編訂,每個班都有小小講解員,像個小導遊一樣,為同學和來校參觀的賓客介紹國學景觀。

  不僅如此,杜校長還想到了讓孩子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多多接觸傳統文化。因此,青華把太極功夫扇引入校園,將傳統文化與體育運動相結合。起初,這可是吸引了不少“小粉絲”的加入,而到目前為止,青華學子基本人人都會打太極功夫扇 。

  另外,國學元素還出現在了不同的社團活動中,比如青華的戲曲社團、古箏社團、書法社團、國畫社團、木刻版畫社團等。孩子們對國學的興趣在“玩”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發。杜校長非常高興看到這樣的場景。

  最生活·蔬果園地裏訴說成長的故事

  國學遙不可及麼?並不是,青華在探索“國學”特色教育的道路上非常接地氣,讓國學慢慢成為孩子們生活的一部分。你以為這已經是最接地氣的了?還有讓你意想不到的“最生活”校本課程呢。正因為這些生活課程的開設,青華學子的童年生活變得生動有趣,富有活力。

  說到青華校本生活課程,杜校長便開始掰著手指一個一個說著學校的生活園地。“數棗園、尋柚園、識蔬園、記橘園、采榴園和神農百草園,百草園裏現在有板藍根、薄荷、魚腥草等一些草藥的小苗,過段時間孩子們就可以辨認草藥並學習各自的藥性了。”

  杜校長認為,青華課程的開設一定要圍繞“還課堂於學生,還課程於生活”的理念,借此還原青華學子在校園的真實生活狀態。這樣一來,孩子們成長的一點一滴就留在了校園的每個角落。在多年之後,這些都是非常值得回憶的。

  杜校長還提到,每年秋季一開學,學生們都樂嗬嗬往學校奔,為啥?到數棗園裏打棗子。這是青華一年一度的棗園豐收節。2013年,青華以數棗園為載體開設了生活課程,每班承包一棵棗樹,為棗樹起個名字,讓孩子們來照顧、打理。在數棗園裏,孩子們開心的種棗、數棗,學習與棗子有關的知識,表演與棗字有關的成語故事和課本劇。在棗園裏,孩子們你追我趕,一會兒開懷大笑,一會兒同伴間竊竊私語,似在訴說成長中不能被外人知道的秘密。

  “每年收獲的季節一到,棗子便成熟了供所有小夥伴分享。”杜校長感慨地說,在棗園裏,孩子們收獲的不光是快樂,還有成長、感恩和分享。在杜校長眼裏,青華的孩子如同一顆顆棗樹,慢慢成長之後,便有能力、有感恩之心回饋幫助過他們的人。

  細心的人應該不難發現,不管是數棗園、記桔園,還是尋柚園、采榴園,都帶一個動詞,很顯然,以這些園地為依托的生活課程需要孩子們動手去參與,去發現。杜校長說,青華正在做一個教育課題——“發現學校”,所有的生活類課程都鼓勵孩子動手參與,親身體驗。

  除了生活類課程外,拓展性課程的開設在青華也占了非常重要的部分。杜校長說,恰逢課程改革,基於學校現有資源,圍繞國學特色,推出了五大類近50門拓展課程,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在下城區評選的100個精品社團中,青華就有三個社團入選,分別是太極功夫扇社團、排球社團和銅管樂社團。“孩子們都特別熱情,參與度非常高。”

  今年,是杜校長來到青華的第三年,也是他整個教育生涯的第25個年頭。杜校長在青華這三年,雖然有壓力,但前進的動力卻日趨強大。這動力來源於青華的家長。“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對青華的發展無條件的支持、理解與信任,這無疑堅定了青華接下來要走的每一步。”杜校長如是說。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最後.jpg
五(3)班  吳郡函  《種子旅行記》.jpg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