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以戰“疫”事跡立德樹人 浙農林大將防疫中的育人元素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2020-06-17 17:01:00
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

  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實習編輯 陳昊昱 通訊員 陳勝偉)“非典爆發時,67歲的鍾南山站了出來,給醫護人員和大眾注入信心,並率先探索出了富有明顯療效的防治經驗;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這位耄耋老人又衝向了抗疫一線,在號召大眾待在家中時,自己卻主動逆行去了最危險的地方。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何為醫者仁心,何為民族脊梁。”這個學期以來,抗疫“最美”逆行者鍾南山院士直麵新冠肺炎的英勇事跡、奮進一生的傳奇故事,成為了浙江農林大學思政理論課和課程思政最鮮活的教材,鍾南山院士也成為了該校師生共同的“偶像”。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對全國人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都造成了重大影響。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措施有力、上下齊心,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控製。從4月底開始,浙江農林大學學生有序返校複學。根據推進課程思政工作的要求,該各學院、各學科的老師們在進行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同時,紛紛搜集挖掘戰“疫”中的先進事跡和育人元素,將抗擊疫情的知識、故事與課程理論結合起來,並凝練成一個個生動的案例,有機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和課程思政工作中去,引導廣大學生將個人理想和國家需要融為一體,穩步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戰疫’中的感人事跡就是立德樹人的鮮活教材,我們要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將這次疫情防控中的思政育人元素有機融入,進一步提升課程思政的實效。”浙江農林大學黨委書記周國模認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了課堂上的理論教學外,更應該將育人元素融入思政教育中。疫情防控期間的生動案例,是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鮮活的教材,要充分挖掘和整理抗“疫”先進人物事跡等育人元素,將之融入日常的教學中,有效推進教學改革和課程思政。

  對於從事思政理論課教學的馬克思學院的教師們來說,這個學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講什麼?怎麼講?如何講清楚抗“疫”鬥爭的重大成果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關係,如何調整好抗疫期間的教學改革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原有的整體教學改革思路的關係等,都顯得特別重要。浙江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們認為,思政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既不能放鬆疫情防控的力度,也不可忽略複學後的課堂教學調整。

  經過前期調研和聽取一些老師的意見後,大家認為,這個學期的思政理論課一定要立足黨中央的戰“疫”部署,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係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基本內容和根本遵循,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發表的一係列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主要內容、理論實質、實踐意義、價值情懷等內容,融入到思政理論課教學中去。全體思政教師齊聚“雲端”,通過集體備課會的形式,將中國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案例,轉化為鮮活的思政課堂教學內容,為疫情防控大局服務,為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服務。

  在這個學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浙江農林大學很多學生發現了變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老師們,將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全麵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具體過程,以及生動翔實的抗擊疫情案例穿插到授課過程中,在國情、疫情中講清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進程,講清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課程,則形成了“製度優勢轉化為超強的防控疫情治理效能”“‘一帶一路’的疫情防控與醫療衛生合作” “講好國防控疫情經驗和對世界防控疫情的支持”“疫情防控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疫情防控健康命運共同體”等特色專題。

  此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任課教師,主動將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與戰“役”中湧現的英雄人物與逆行者的感人事跡結合起來,形成了“近代中醫發展困境及中醫自信的重塑”“防疫戰爭與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在大曆史視野下思考2020新冠肺炎與中國命運”“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的影響”等教學專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老師們,結合課程特點,認真收集整理相關權威資料,挖掘典型事跡,從大學生的使命與擔當、中國精神、道義力量、法律意識等角度,設計了“抗疫淬煉中國自信”“抗疫見證中國精神”“疫情中彰顯青春力量”“抗疫彙聚道德力量”“抗疫樹立法律權威”等專題,把戰“疫”中形成的強大抗疫力量融入到專題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除了思政理論課將疫情期間的正能量融入課程外,浙江農林大學不少專業課程也積極融入疫情防控中的的育人元素,有效推進課程思政。該校劉小林老師在主講《高等數學》時,通過精心選擇、設計,將課程中的數學模型、曲線與實際情況比較,說明在疫情防控期間采取不串門、不聚會 不走親、不訪友等防控措施的必要性,讓同學們認識到我國采取的傳染病防控措施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他積極引導學生討論特殊時期的愛國表現,做力所能及的事,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既推進了專業課程教學,也激發起學生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該校理學院教師張洪濤本學期主講《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在授課中他充分挖掘疫情防控期間湧現出來的先進事跡、人物典型以及中國在抗擊疫情中呈現出來的大國擔當、社會製度的優越性等。通過精心設計與安排,他將這些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實現專業知識學習與思政教育的無縫對接。在利用貝葉斯公式解釋《狼來了》故事中村民對孩子可信度下降的原因時,張洪濤引導學生堅守“誠實守信”的社會美德,要求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要如實的填報個人信息,做誠實守信之人,要理解、尊重醫護人員,珍惜來之不易的健康與安全,以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文化素養和家國情懷。

  在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課程思政工作的同時,浙江農林大學還專門設立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改專項,引導廣大教師尤其是學校各類教學名師、名師工作室負責人積極參與課程思政,並組織多場線上教學示範課,鼓勵廣大教師更好地推進課程思政工作的探索和實踐,將戰“疫”中的感人事跡、育人元素融入到教學中,幫助廣大學生學習課本上的專業知識、更能補充精神上的“鈣”。

  一係列融合抗“疫”鮮活案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以及結合育人元素的課程思政改革,受到了很多學生的歡迎。大二學生朱華盛表示:“以前上思政理論課,理論多案例少,而且書本中案例大家沒有切身感受,理解起來不容易。現在思政課增加了很多抗擊疫情先進人物的案例,更加貼近我們生活,對於促進我們理解理論知識,端正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更多學生則在各類專業課程中,既學到了專業知識,也增強了思想政治素養。不少學生表示:“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學深學透專業知識,更要學會與祖國同命運、與人民共患難,在黨和國家需要的時候展現新時代青年擔當!”“學知識重要,學做人更重要。疫情期間的這些案例,確確實實讓我們受到了啟發。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應該以抗‘疫’英雄為榜樣,好好思考人生、端正人生態度,努力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微信圖片_20201113095404.jpg
微信圖片_20200918102505.jpg
學生手繪百米主題長卷.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