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鳳凰幼兒園開展“疫情下如何做園本課程的一日活動鏈”的培訓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記者 陳鎧奕 通訊員 季月清)4月28日上午,杭州市鳳凰幼兒園全體教師和臨安互助共同體姐妹園的老師們一起參加了“疫情下如何做園本課程的一日活動鏈”的培訓。

浙江省特級教師朱靜怡老師主要從兩個方麵進行了分享:一是疫情下如何做好家園溝通。麵對這一問題,朱老師提出:疫情是建立好家園橋梁的好機會,可以通過打電話或者視頻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幾個問題展開話題,如:孩子在家都幹什麼?喜歡做什麼遊戲?你們是怎麼玩的?有什麼新花樣?教師需要擺正自己的角色,與家長之間的關係是了解、溝通,而不是告訴。通過這樣的溝通方式教師了解到的信息可以作為園本課程的資料,教師進行指向性的整理,再通過自己的專業分析改進後投放到班級的區域和遊戲當中去,也可以作為一個教學活動的題材。朱老師說這才是作為教師在疫情下應該做的事。

二是對疫情下一日活動鏈進行介紹,以大班下學期為例,朱老師說:“很多教師把新型冠狀病毒說的很可怕,這是不正確的教育理念,我們所要給予孩子的是通過疫情給幼兒建立陽光、積極的心態,從疫情中學習正確保護自己的方法和一些好的生活習慣。”朱老師特別強調要提出勞動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中也提出勞動教育,朱老師應用一些細節如讓大班幼兒自己放被子、對幼兒園進行大掃除、值日等活動讓幼兒從做這些事件中獲得一定的空間記憶,培養幼兒做事的專注,讓幼兒從自我服務能力到公立服務意識等等。

朱老師還詳細介紹了每個活動開展的實際意義和背後含義,在一日活動中有活動內容的安排但不提倡對時間的具體規定,活動的時間是由幼兒的興趣和情緒而定的,作為教師對幼兒的自由自在要支持,規則和責任要堅持,幼兒在無形中“我行我素”,又讓幼兒學會利用時間,想做就去做,不浪費時間,不做無用的事,這就是教育。

朱老師的一場精彩的雲分享中打開了老師們的思維,在設計疫情下一日園本活動課程時有更多思考的方向。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