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編輯 郭端宇)讀書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師的精神成長,需要高品位閱讀的滋養;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經典專著的引領。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文化素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20109年12月31日,西中青年教師研修共同體成員聚集於會議室分享讀書感悟。
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是青年教師們可以進步的地方。談到“暴力”這個詞,許多教師的第一反應是:我怎麼會“暴力”呢,跟我扯不上關係。但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並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帶來的不同感受,老師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他人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學生難管,往往是因為老師們沒有注意溝通技巧。為此,本學期開學初肖東寶老師給共同體成員們推薦了一本好書——《非暴力溝通》。
相同的書籍,不一樣的感悟。每一位成員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教學實踐,分享自己的故事。
餘昊青《非暴力溝通》:注意語言藝術,改變平時與學生的說話用詞和語氣,在管理班級過程中,明顯感受到學生變得更聽話,有利於班級氛圍的營造。餘老師以早自修搞衛生為例,僅僅是在話語前加一個字——請,學生的行為變得更加積極。
陳丹偉《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力量在於,讓你麵對突發事件時,變得更加冷靜。陳老師意識到平時教學中存在暴力言語,開始注意改變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方式,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批評,學生幾次測試成績有明顯進步。
趙佳麗《非暴力溝通》:以初二某女生為例,分享感悟。該女生比較抗拒上學,體育成績不好,上課過程中表現出不配合,趙老師身為學生體育老師,不放棄,不拋棄,以鼓勵為主,挑選學生喜歡的項目,慢慢引導學生,從喜歡某一項目,到喜歡任課老師,最後喜歡體育課,喜歡體育運動,一年後,學生精神狀態和成績明顯改善。
張雲波《非暴力溝通》:以初一某學生為例,分享感悟。該學生在小學時行為習慣等方麵已經存在問題,進入初中後,不太願意與班主任溝通。張老師抓住學生的興趣為切入口,與學生談條件,誘導學生走出溝通第一步。
高程《非暴力溝通》: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都不一樣,但作為人卻有著共同的感受和需要。在矛盾和衝突發生的時候,嚐試運用非暴力溝通,專注到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從而促進傾聽、理解以及由衷的的互助。她以自己的家庭對話為例,換一種說話方式,對方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她班級中有一位學生,該生英語聽寫錯的很多,不願意配合罰抄,高老師私下找學生,表示理解他的心情,願意偷偷給他放水,允許他少抄幾遍,學生第二天非常積極地完成了罰抄任務。
羅衝《非暴力溝通》:羅老師讀書收獲在於更好的表達自我和理解他人。他的班級中有一男生,午自修偷偷在操場打乒乓球,他沒有控製住脾氣,直接跑到操場上批評該男生,致使該生哭了,羅老師意識到自己的暴力溝通不能解決問題,並借此反思,通過非暴力的方式去進行有效溝通,才能解決實際問題。
華夢《非暴力溝通》:我們無法強迫他人按照我們期待的生活。華老師反思在之前的班級管理中,她為了午睡紀律,強迫每一位學生零響必須午睡,效果不持久。在閱讀此書後,她覺得也許可以采取手段,讓學生追求幸福而非逃避懲罰。班級中有一學生聰明卻不踏實,經常不寫作業。她沒有采取懲罰,而是關注該生,隻要他作業認真,華老師就會展示他的作業,隻要他舉手,就會點他發言,通過其他同學對他的積極評價,促使該生改變陋習。
詹茹琦:遇到學生在上課期間偶然的竊竊私語、時常地漏寫作業、講過好多遍的題仍然做錯等情況時,不要指責,而是要學會觀察和關切地傾聽,以此與他們建立聯係。然後聆聽他們的請求,來發現做什麼可以幫助他們。這樣一來,雙方便可持續互動,直至情意想通。通過傾聽,我們能感受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處,從而使自我表達變得更加容易,為他人充分表達痛苦與難處創造了條件。
王瑞芳:王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與我們分享了四點感悟。其一、還原事實而非評判。很多時候我們是在評判學生,比如上課時某學生經常隨意講話,老師生氣時可能會說你怎麼又在講話,怎麼這麼不要好的啊,這句話就屬於評判,會讓學生有情緒,此時學生的情緒大於老師傳遞的信息,學生是聽不進去老師的話的。王老師分享了一個“照相機技術”,即還原事實。其二、表達感受而非想法。比如課堂上學生不認真,以前王老師會說“你是不是不愛聽我的課,那你可以不參與”,但是現在王老師會說“因為你一直的打斷老師的課堂,老師會感覺到不被尊重,因為老師備課的過程也付出了很多”。其三、表達需求而不是提要求。同樣是提要求,我們可以說“我需要你怎麼做”。並且當我們要需求時,我們要直接表達,不要讓對方自己去猜。其四、建議而不是命令。委婉的表達,且在給學生提建議時可以具體些。比如不要說“請你下一次課上認真”,學生並不明白什麼是認真,我們需要說請你下一次具體要怎麼樣。
黃咪娜《非暴力溝通》:以自己的課代表為例,分享了一個小故事。該女生行為比較粗魯,經常被學生舉報欺負同學。再一次放學後的值日中,黃老師與該生交談,從駱駝祥子的故事中,讓該生自己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但是在閱讀《非暴力溝通》中的“慣性評論”後,黃老師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有失妥當,從其他學生的評論中,判定是該生的錯,沒有去了解該生行為背後的原因。觀察不可添加評價,不應添加自己的主觀想法,由此啟迪下次不論學生如何舉報,都不要先入為主,要給被舉報學生申辯的機會。
孫嘉君《LEAN IN》:孫老師借此機會分享一本她最喜歡的書,書名的意思是往前一步。這本書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鼓勵我們自信向前發言,對我們的生活家庭方麵也有幫助,她舉例自己,再一次年級組會議上,需要每一位老師獻言獻策,她有一點想法,但身為剛入職的新老師對於如此場合發言依舊存在畏懼,但是這本書激勵了她,讓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後該想法被年級組采納,並在整個初一年級試用。
王立群《學習論》:以自己對上一屆的某學生的教育經曆為例,分享讀書感悟。該學生在校行為及其不端,連任課老師都不滿意該生的行為表現,王老師身為班主任,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認知同化,學生信任王老師,認同王老師的上課方式和為他創設的情景,學生會用王老師的態度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學習不僅僅是教材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心理上人格健全,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
“聖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放下說服對方的念頭和動機,轉而充分和安全地給予他一個表達自己看法和體會的途徑,非暴力溝通——打開愛和理解的密碼。研修共同體的老師們將繼續深入學習應用《非暴力溝通》,將書中的知識體現在對學生的教育之中,也融入於自己的生活,在一次次困惑中,閱讀,在反思後實踐,在實踐中成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