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江南實驗學校月明校區在校園內開辟了一塊“開心養殖場”。有鴨,有鵝,有羊,有狗,有鴿子,有孔雀。學校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小朋友多接觸自然,多了解一些生命的知識。
這點子,是江南實驗學校小學部田校長想出來的。她說,城裏的孩子一般沒機會接觸小動物,開心養殖場能彌補這個缺陷。讓小學低段的孩子多接觸自然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
“養殖場”設在學校西麵。一排整齊的格子間,上麵搭著遮雨的棚子。這裏的動物“居民”有:大鴨子20多隻,小鴨苗10多隻,大白鵝26隻,孔雀5隻,羊2隻,鴿子4隻。另外還有3條大狗,一條小狗。過段時間,還會有鵪鶉、兔子等。
其中,山羊是從諸暨買來的;鴨子是從外麵買了小鴨苗後慢慢養大的;兩隻小孔雀長得像小公雞那麼大。上半年,旁邊村民送來三隻孔雀,老孔雀生了蛋,學校的科學老師用孵蛋器孵出了這兩隻小孔雀。
昨天上午,幾位小朋友和老師來看小動物。看到兩隻白山羊,孩子們就像看到多年不見的好朋友,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一位男生大著膽子用一根帶葉的樹枝喂山羊,看到山羊慢吞吞地把葉子和嫩樹枝咽下去,孩子們開心得大叫。
管理員屠師傅把一群鵝放養在學校的草坪上。這個時候來了一個班的小朋友,看到鵝都高興壞了,爭著向老師討包心菜喂鵝。
學校劉老師介紹,月明校區都是小學一、二、三年級學生,認養動物的都是二年級。一年級太小,暫時沒任務。三年級學生要負責打理學校菜園。平時這些動物都由屠師傅和工人管著,課餘時間或實踐課,孩子們會來喂喂動物。
劉老師說,自從有了這些動物,孩子們有了新的樂趣。認養了兩隻羊的班級,很多同學在網上買了草籽,在家裏種草,大家輪流從家裏帶草來喂羊。認養了兩隻母雞的班級,每隻母雞都一天下一個蛋。兩個蛋有時用來獎勵班上表現好的同學,在同學們眼裏,這是非常珍貴的禮物。
劉老師說,設置開心養殖場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學到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孩子在飼養小動物時,能了解動物的特性,學會正確飼養小動物的方法;另外,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培養責任感。
今後,學校要開一個“我與動物共同成長”的彙報會,請小朋友們用圖片、繪畫、食品分享自己和小動物的故事。這也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