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5月16日電 最新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增刊《2019自然指數-生物醫學》顯示,美國在生物醫學領域的科研產出依然全球領先,但中國正努力追趕,相關科研產出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這是自然指數首次聚焦各國研究機構在生物醫學領域的表現。數據顯示,美國在該領域保持領先,科研投入和產出均排名全球第一,不過相關基金資助額度和高質量科研產出有一定下滑。
科研產出方麵,中國正逐步縮小與美國的差距。2012年至2018年間,中國在生物醫學領域的科研總產出位居全球第二,超過英國、德國、日本等國。中國2018年相關科研產出較2012年增長超過140%。
基於2015年至2018年生物醫學科研產出數據,增刊還對全球研究機構進行了排名,前50家中有34家來自美國;3家來自中國,分別為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排名前10的研究機構包括: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美國斯坦福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美國耶魯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和英國牛津大學。
數據還顯示,這個領域的國際合作日益活躍。2012年至2018年的生物醫學論文中涉及國際合作的比例由37.5%增至44%,由單一機構產出的論文所占比例已降至23%。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它通過追蹤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所發表的科研論文,展示各國、研究機構和公司的高質量科研產出情況。此次增刊依據的是涉及生物醫學的55本期刊的相關數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