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學院“五個強化” 構建網絡育人新格局
吉利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不斷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與途徑,堅持“五個強化”,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思政工作活起來,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構建網絡思政育人新格局。
強化頂層設計,夯實育人製度保障。學校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製定思想政治工作總體規劃,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單位協同聯動、師生共同參與的“全員育人”工作機製,構建多方聯動的網絡育人體係;劃撥專項經費,優化政策保障,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納入年度工作要點,將網絡育人成果納入科研統計、職稱評審、評獎評優中,調動教師參與網絡育人工作的積極性;以製度文化建設為保障,出台實施了《新媒體平台管理辦法》、《網絡輿情管理與處置辦法》、《網站建設與管理辦法》、《新聞宣傳通訊員隊伍管理辦法》、《校園廣告規範管理辦法》等,夯實製度保障,強化各方責任、確保網絡信息安全、淨化網絡環境,搭建起網絡思政建設的“四梁八柱”。

強化平台建設,激發網絡育人活力。學校全力構建起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的新媒體矩陣,形成了“1網+2微(微信、微博)+3視頻(視頻號、抖音、快手)+APP(吉利相伴)的官方媒體矩陣”,做優微信微博主流平台,做強抖音、視頻號視頻平台,做特“吉利青年”等品牌欄目。新媒體平台粉絲累計突破10W+,年均瀏覽量突破百萬,官微影響力連續兩年多次上榜中國青年報“本科高校官微百強排行榜”;整合資源,搭建校級融媒體中心,形成“校級-院級-學生社團”三級媒體聯盟,築牢網絡育人陣地。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峽之聲廣播電台記者、人民日報海外版高級記者、香港原《亞旅周刊》高級記者、四川經濟日報社原總編輯、高級記者黃基秉到校作新聞寫作分享

四川省教育廳新媒體內容主編、官方微信“四川教育發布”微信主管、教育部“星火計劃”聯盟單位骨幹成員、微博大學訓練營講師黃國兵到校作高校新媒體運營分享
強化隊伍建設,提升網絡育人水平。組建了由師生黨員、學生骨幹、班委組成的網絡思政工作隊伍,麵向學生開展理論宣傳、熱點解析、政策解讀、答疑解惑網絡宣傳工作,全方位為學生成長賦能;組建覆蓋全校的新聞通訊員隊伍、網絡評論員隊伍、輿情工作隊伍、網絡文明誌願者隊伍,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先後聘請人民日報海外版高級記者、高級記者,教育部“星火計劃”聯盟單位骨幹成員、微博大學訓練營講師到校分享網絡思政經驗做法,不斷提升網絡育人隊伍的政治素養、信息化素質和工作水平。
強化特色品牌,豐富網絡育人內涵。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園網絡文化活動中,學校積極打造校園網絡文化品牌,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係列活動”,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大學生網絡文化節、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等活動,豐富網絡文化產品供給;強化示範引領,先後推出“最美吉利人”“青春榜樣”“我的大學生活”、“強國有我”專欄,以圖文、H5、短視頻等互動創意方式開展優秀教師、在校生、畢業生優秀事跡網絡宣傳;創新網絡文化產品的內容、形式和載體,創新打造汽車科普類短視頻《張教授說車》,參與類節目《吉利師說》、《吉利青春榜樣》《吉利故事》《吉利24節氣》《校園的一天》等特色品牌欄目,充分運用網絡新媒體弘揚時代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強化資源整合,突出網絡育人實效。進一步加強與《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四川日報》、《央廣網》、《光明網》《beplay2網頁登錄》等主流媒體的共享共創,擴大師生創作的優秀作品在網絡上傳播度、影響力。進一步加強和深化與各級各類媒體的交流合作、資源共享,創作出更多深受青年人喜愛的網絡文化作品,提升網絡育人實效。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