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加強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
2020-08-27 18:20:00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作者: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加強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

  各高等學校,各區教育局,各有關委、局、控股(集團)公司:

  為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和上海市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育人質量,根據教育部《beplay體育手機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號)、《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教黨〔2018〕41號)等文件要求,現就加強本市高校和beplay體育手機(含中等職業學校,下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總體目標

  建設全方位工作網絡、立體化課程資源與活動平台、規範化谘詢幹預機製、專業化師資隊伍、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共同體,形成高質量的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係,培養學生珍視生命的意識以及調控情緒、應對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育積極心理品質,健全人格,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基。

  三、基本原則

  1.育心與育德相結合。堅持育人導向,厚植家國情懷,激發成長力量,培育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堅韌不拔的意誌品質。

  2.發展與防治相結合。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生涯指導,發展心理潛能。防範心理危機,強化預警、及時響應、有效應對。

  3.主導與協同相結合。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增強學生自主維護心理健康的能力。強化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麵力量的協同聯動,合力推進心理育人工作。

  四、主要任務

  1.健全“1+3+16+X”工作網絡。建強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統籌指導全市大beplay體育手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揮上海高校心理谘詢協會、上海市beplay體育手機心理輔導協會、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協會的專業支持作用。發揮高校心理示範中心引領作用,增強16個區beplay體育手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各學校心理谘詢中心或輔導室的服務功能。各校建立學校、院係(年級)、班級、宿舍分級工作網絡。

  2.開齊開足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高校要對新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原則上應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中等職業學校要將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作為必修課,在一年級第二學期安排36學時。普通beplay體育手機各學段至少安排一個年級每兩周開設1課時心理健康活動課,所有年級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和1次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專題活動,做到全覆蓋、不斷線。課時安排根據國家課程方案及時調整。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立體化的教育教學資源庫,打造一批精品課程。發揮生命科學、思政等課程的育心功能。加強生涯輔導,特別是初三、高三學生的學涯指導等,激發學生學習與成長動力。

  3.開展多途徑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班團隊活動、校園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結合“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衛生日”“家庭教育宣傳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以及新生入學、開學、畢業、升學、考試前後等重要時間節點和影響心理健康重大事件發生時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書刊、影視、動漫、微信等載體,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介地傳播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現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識。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各類社團尤其是心理社團等作用,積極開展同伴教育和互助,增強同伴支持,增加積極體驗,提升心理健康素養。

  4.提供規範便捷的谘詢輔導。統籌全市學生心理援助資源,加大資源供給。各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設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並提升師生、家長對熱線的知曉率。各校、各區要健全心理谘詢(輔導)值班、預約、麵談、轉介、追蹤反饋等製度,通過個別谘詢、小組輔導、團體輔導等形式,利用電話、網絡等媒介,滿足學生谘詢與求助需求。尊重專業設置,遵守保密原則,恪守谘詢倫理,保障信息安全。規範學生心理谘詢和輔導的檔案管理,推進心理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定期開展個案研討與督導,提升心理谘詢和輔導專業化水平。編織學校“群育聯護”導航網,探索建立全體教師任職學生導師製度,輔導學生學業、關注情緒發展、關心身心健康,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及時上報,同時規範導師職責、內容、頻次、方式、合作聯動機製等,形成閉環。

  5.健全心理危機預防幹預機製。各校要通過家校聯係、新生入學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等方式,定期對學生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和建檔,試點建立覆蓋所有學生的心理健康數據庫。各校要發揮“學校、院係(年級)、班級、宿舍”工作網絡的預警防控作用,特別在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心理危機事件發生時,做到及時發現、妥善應對、適時轉介。用好危機識別與幹預指導手冊,提高學校心理危機防範能力。發揮市、區心理危機幹預中心組的作用。將國家或地區性重大緊急事件發生時學生心理防護和應急心理援助納入危機預防幹預管理,做到有預案、有隊伍、有指導。

  6.配齊配強專兼職教師隊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須具備從事大beplay體育手機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學曆和專業資質。高校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按師生比不低於1:3000配備,原則上每校至少2名。beplay體育手機每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生規模500名以上學校、多校區學校、多學段學校和市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應創造條件,適當增加配備。明確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心理課程教學、心理谘詢與輔導、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普及、心理危機幹預等方麵的工作職責。各校在保證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數量的基礎上,可根據教學和谘詢(輔導)等需要配備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各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各區教育學院每學段至少配備1名心理教研員,常態建立市區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項教研機製,每月至少組織1次轄區內的教研活動。建立並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庫。

  7.強化分層分類教師專業培訓。構建市、區、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體係,實施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分層分類培訓項目,實現教師培訓全覆蓋。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每年參加不低於60學時職後專題培訓,全麵提升教學、谘詢(輔導)、危機幹預等專業能力。輔導員、班主任等思政教育骨幹教師每年參加不低於10學時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重點提升情緒識別與疏導、談心談話和家庭教育指導等能力。其他教師每年至少參加1次心理健康教育專項培訓,培養心理健康助人自助的意識和方法。beplay體育手機要結合全員導師製建設,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校溝通等專題納入教師職初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和家校溝通能力。構建專業人才蓄水池,完善上海學校心理谘詢師培訓和考核製度。

  8.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成長激勵。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稱職務評聘辦法及相應評價標準,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稱職務評聘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原則上應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管理,設有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機構的高校,可同時納入相應學科專業隊伍管理。搭建展示平台,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基本功大賽。支持骨幹教師海內外訪學研修,培育一批心理健康教育高端人才。在實施相關高層次人才和榮譽稱號項目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符合條件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定期遴選名師工作室,在曙光計劃、“雙名工程”等人才項目中予以政策傾斜。

  9.完善家庭保護支持係統。落實《上海市0-18歲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形成係列指導手冊,幫助家長了解孩子成長特點和規律,掌握不同年段家庭教育重點。成立上海市家長學校,規範學校家長學校建設,優化區域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推進社區家長學校建設。將分年段心理健康促進指導作為家長學校必修課,賦能家長營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提升識別應對子女心理問題和危機幹預的意識與能力,指導家長對疑似有精神障礙的學生到醫療等專業機構尋求幫助。加強家校溝通,完善家訪製度,保護家庭隱私,做到家訪前培訓、家訪後分析,探索導師協同家訪,開展精準個性化家庭教育指導。市、區及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機構要提供科學養育的服務與支撐,建設家庭教育指導資源庫,編製指導手冊,開展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導課程配送計劃。推動專業社會工作者等進家庭,為學生和家庭提供便捷化、常態化、規範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10.整合社會心理服務資源。聯合宣傳、衛生健康等部門,推動學校、媒體、精神衛生機構、專業協會等向大眾普及精神衛生常識,樹立“身心同健康”意識,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環境,加大對學生心理援助服務供給,推進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社會支持係統建設。加強醫教結合,建立完善溝通聯動機製,暢通心理危機和精神障礙學生醫療轉介通道,做好精神康複期與後期複學的有效銜接。聯合相關專業機構或部門,對沉迷網絡與電子遊戲、毒癮等青少年進行心理矯治,為遭受學生欺淩和校園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等兒童青少年提供及時的心理創傷幹預。

  11.加強調查研究與成果應用。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等智庫和參謀作用,推動對心理健康教育重大課題的跨學科協同攻關,開展相關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定期調研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狀況,形成發展報告。針對學生常見心理行為問題,開展早期識別與幹預研究,推廣應用效果明顯的技術與方法。發揮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委員會的專業支持作用,定期聯係指導。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中等職業學校按照屬地原則管理。各高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改革發展整體規劃,納入人才培養體係、思想政治工作體係,要設立由校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領導機製。各beplay體育手機要成立校長負責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心理危機幹預小組,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常態化運行。

  2.加強條件保障。學校要按有關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費納入預算予以保障。各區、各校要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日常運作以及設備配置、運維和隊伍建設等經費,保證beplay體育手機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根據學校實際,科學合理確定開展麵向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各類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主題活動、個案輔導等工作量。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按學校有關規定計算工作量並保障相應待遇。各校心理谘詢中心或輔導室的場地建設要滿足配備標準,有條件的高校要建立院(係)二級心理輔導站。加強高等院校應用心理學等相關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為學校輸送更多專業人才。

  3.加強評估督導。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達標評估,每5年開展一輪示範校(中心)評估。將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情況納入督政督學和區、校考核評價指標體係,作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文明校園創建的重要評估指標。定期評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推廣先進經驗。

  本文件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2020年8月19日

《關於加強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政策解讀

  1.本市製定《關於加強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的背景是什麼?

  為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和上海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心理育人質量,根據教育部《beplay體育手機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號)、《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教黨〔2018〕41號)等文件要求,我們就加強本市高校和beplay體育手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意見》。文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2.《意見》確立的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是構建“五位一體”的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係,即建設全方位工作網絡、立體化課程資源與活動平台、規範化谘詢幹預機製、專業化師資隊伍、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共同體,形成高質量的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係,培養學生珍視生命的意識以及調控情緒、應對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育積極心理品質,健全人格,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基。

  3.《意見》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是育心與育德相結合,堅持育人導向,厚植家國情懷,激發成長力量,培育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堅韌不拔的意誌品質;二是發展與防治相結合。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生涯指導,發展心理潛能。防範心理危機,強化預警、及時響應、有效應對;三是主導與協同相結合。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增強學生自主維護心理健康的能力。強化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麵力量的協同聯動,合力推進心理育人工作。

  4.《意見》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意見》對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進行了係統設計,包括健全“1+3+16+X”工作網絡、開齊開足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多途徑宣傳教育活動、提供規範便捷的谘詢輔導、健全心理危機預防幹預機製、配齊配強專兼職教師隊伍、強化分層分類教師專業培訓、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成長激勵、完善家庭保護支持係統、整合社會心理服務資源、加強調查研究與成果應用等十一項具體任務。

  5.《意見》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方麵做了哪些規定?

  在課程活動方麵,明確高校對新生開設公共必修課,原則上應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中等職業學校作為必修課在一年級第二學期安排36學時;普通beplay體育手機各學段至少安排1個年級每2周開設1課時心理活動課,所有年級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心理主題班隊會和1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專題活動,做到全覆蓋、不斷線。

  6.《意見》在谘詢輔導方麵有哪些要求?

  在谘詢輔導方麵,結合實際要求各區心理中心開設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並提升知曉率;要求各校、各區健全心理谘詢(輔導)值班、預約、麵談、轉介、追蹤反饋等製度;要探索建立全體教師任職學生導師製度,輔導學生學業、關注情緒發展、關心身心健康。要將國家或地區性重大緊急事件發生時學生心理防護和應急心理援助納入危機預防幹預管理。

  7.《意見》對於心理教師隊伍配備上有哪些具體要求?

  在隊伍配備上,明確要求高校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按師生比不低於1:3000配備,原則上每校至少2名;beplay體育手機每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生規模500名以上學校、多校區學校、多學段學校和市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應創造條件,適當增加配備;各校在保證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數量的基礎上,可根據教學和谘詢(輔導)等需要配備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各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各區教育學院每學段至少配備1名心理教研員,常態建立市區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項教研機製,每月至少組織一次轄區內的教研活動。

  8.《意見》對於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方麵,是完善家庭保護支持係統,規範學校家長學校建設,優化區域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推進社區家長學校建設,將分年段心理健康促進指導作為家長學校必修課,形成係列指導手冊,完善家訪製度,推動專業社會工作者等進家庭。另一方麵,是整合社會心理服務資源,加大對學生心理援助服務供給,推進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社會支持係統建設,加強醫教結合,建立完善溝通聯動機製,暢通心理危機和精神障礙學生醫療轉介通道。

  9.《意見》從何時開始實施?

  《意見》自2020年9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1136041302 2017-05-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