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入隊、入團、入黨,是青年追求政治進步的“人生三部曲”。入黨啟蒙教育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築牢理想信念根基的基礎性工作,是大學生在政治信仰上的“開蒙第一課”。近日,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黨委組織部麵向2023級新生,精心策劃開展主題為“別樣Citywalk | 回溯初心,激發‘心’力量”的新生入黨啟蒙教育。以時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Citywalk形式,將黨課教育與城市漫步相結合,充分用好上海的紅色文化資源,以“曆史·信仰”“城市·發展”“開放·創新”“傳承·擔當”為主線,帶領新生代表至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楊浦濱江、浦東展覽館以及學校裘劭恒、汪堯田大師雕像前共同打卡,與城市和文化“深度對話”,使入黨啟蒙教育“動起來”“活起來”“熱起來”。
曆史·信仰
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通過“曆史選擇 偉大起點”“前仆後繼 救亡圖存”“民眾覺醒 主義抉擇”“早期組織 星火初燃”“開天辟地 日出東方”“砥礪前行 光輝曆程”“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遠奮鬥”七個板塊,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奮鬥曆程。在沉浸式的展廳中,革命先輩為黨的事業前赴後繼的身影真實地“還原”和“重生”,牽動和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同學。大家追隨先輩的紅色足跡,探尋他們的“覺醒年代”,聆聽鮮為人知的故事,尋找根植於城市血脈中的紅色基因。在這場共同感悟初心使命的“情景黨課”中,同學們表示將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無畏無懼,勇往直前。
城市·發展
“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再到發展‘繡帶’,我們看見的是四季綻放的花蕾,聽到的是吹過雨水花園溫柔的風,觸碰到的是創新利用的工業遺跡,感受到的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真心承諾。”走在楊浦濱江時,會計學院新生王成瑤這樣感悟道。同學們跟隨著楊浦區委黨校李瀟副教授一起漫步楊浦濱江,走過鐵板橋、老廠房、栓船樁……在行走的黨課中真實感知百年工業的曆史“記憶”;看到居民與遊客在濱江沿岸散步、休憩,親身感受這裏的建築可閱讀、公園可休憩、街區可漫步,城市有溫度,生活更美好;走進習近平總書記駐足過的“人人屋”黨群服務驛站,體會“紅色+文化+服務”的活動空間。通過這場“聽、看、學、拍”沉浸式行走的黨課,同學們感受到城市的變遷與發展,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深刻內涵。
開放·創新
繼續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上海足跡,同學們來到上海浦東展覽館。在浦東新區“紅領巾講解團”的介紹下,大家形象直觀地了解浦東新區33年來改革創新的發展曆程,共同感受改革開放最前沿的豐碩成果。在館內,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秀敏副教授為學生們上了一堂題為《勇當新時代排頭兵,推動高水平改革開放》的微黨課,她為學生們詳細講述了浦東新區開發開放的曆史背景、取得的成績及重要意義,並強調浦東新區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得益於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得益於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成就。她鼓勵同學們,作為上經貿大學子要不斷培養國際視野與專業能力,提高思想覺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為祖國的建設貢獻新時代的青年力量。
傳承·擔當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堅持治學報國,胸懷“國之大者”、融入“城之要者”。以裘劭恒、汪堯田教授等為代表的老一輩專家學者,在香港基本法起草、中國“複關”“入世”談判、浦東開發開放等方麵作出突出貢獻。最後一站,同學們回到學校走進圖書館,在裘劭恒、汪堯田教授的雕像前,學校黨委宣傳部教師柴媛媛帶領大家重溫兩位大師的光輝事跡,回望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體悟兩位大師偉大的愛國情懷、崇高的精神品質和嚴謹的治學精神,進一步引導同學們在回眸校史中汲取奮進磅礴力量,砥礪榮校報國之誌,在新時代彰顯青年的使命擔當。國際商務外語學院新生徐奇說:“從裘劭恒、汪堯田兩位大師的事跡中,深刻地感受到他們強烈的愛國精神與不畏艱難的勇氣。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更應該將這種精神傳承發揚,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為人民服務的事業當中去!”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高度重視黨員教育,始終堅持“早啟蒙、早教育、早引導”抓實新生入黨啟蒙,每年在新生“迎新季”和入學“關鍵期”,創新方式載體、豐富教育內涵,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以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為新生上好入黨第一課。本次活動帶領青年回溯初心使命,體會時代變遷,感受城市發展,傳承大師精神,引導青年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勇挑重擔、擔當大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