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海海事大學2023級4000餘名本科生和2300餘名研究生報到入學,開啟美好的校園生活。
學校黨委書記宋寶儒,校長陸靖,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誌鵬,以及各學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等來到學生服務中心、各學院新生報到接待點和學生宿舍,親切慰問報到的新生及其家長、迎新工作人員,並現場了解、指導新生入學報到工作。校領導詳細詢問了新生的家庭、學習、生活等情況,勉勵他們盡快融入大學校園生活,珍惜時光,勤奮學習,在海大開啟人生新篇章。
頂著烈日服務,他們的堅守是校園最靚麗的風景。校園內,到處可見誌願者們忙碌的身影:他們有的協助保安人員維持交通秩序,有的引導新生報到注冊,有的幫學弟學妹搬運行李……誌願者們早晨7點就已上崗,頂著烈日服務新生,汗水早已浸透他們的衣服,仍然麵帶笑容,他們的堅守成了學校開學最靚麗的風景。“送水叔叔”黃曙光發起,包括家佳物業、北廣眼鏡店和文印店等商戶自願成立的9輛愛心服務車隊穿梭在校園中,幫助新生將行李物品運至宿舍。另外,愛心書屋誌願者們還將回收的廢舊書本兌換成800瓶礦泉水,免費發放給報到的新生,接力愛心,為師生辦實事,受到新生們的歡迎。
祖孫同心,詮釋航運理想的薪火傳承。向海圖強的理想總是紮根在海大的校園,來自交運233班的新生徐銳捷,就與他的外公一同詮釋了航運理想的薪火傳承。徐銳捷的外公是海運學院(上海海事大學前身)水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後選擇去支援舟山群島建設。受外公潛移默化的影響,徐銳捷一直非常關注中國航運業的發展。 “從外公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輩航運人的堅守,這種理想信念深深感召著我。”也正因如此,當徐銳捷填報誌願時,選擇接過外公手中的接力棒,來到上海海事大學學習,開啟他的航運夢想。章鎮宙是物流工程學院大一新生,陪同他一起報到的外婆曾於1961年加入海軍。今年80歲的外婆仍然精神矍鑠,對航海有著一分常常的執著與熱愛。今天她特地身著水手衫來到校園,希望外孫章鎮宙傳承航海血脈,在海大好好讀書,助力現代航運建設。
與高中同學一同考進海大,再續同窗情。範宸曄同學是上海海事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名大一新生,他的一位高中同學與他一同考入了安全工程專業,“我們在填誌願時一起填了海大,期盼著能一同被錄取,繼續做大學同學。”在得知其他兩位高中同學也考入本學院時,他高興地說:“如今我和同學們都成為了海科學院的一份子,希望我們一起進步,一起發展,在海大度過美好的大學四年生活。”
是什麼奇妙緣分,讓他們彙聚海大開啟新的理想?今年,上海海事大學的新生中迎來了五名“李想”同學,提及自己名字的由來,物流工程學院自動化232的李想同學說:“父母為我取名時用了“理想”的諧音,希望我做一個有理想的人。”海商法233的李想鄭重表示,能夠就讀海商法這一海事大學的特色專業,是我理想成為現實的開始。”其餘同學表示自己的名字寄托了父母的期望,他們雖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懷揣各自的理想,但現在他們同為海大人,將在海大開啟他們新的理想之旅,一同為海洋強國、航運強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帶著家長“逛校園”,體驗大學校園生活。不少家人陪著新生一起來到學校報到,他們進入校園,走進食堂和宿舍,感受孩子們的大學生活,並留下珍貴的合影。今年的迎新,學校還開放了校史館、航海模擬器實驗室等場館,讓新生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的發展曆程和專業學科建設。在校史館,參觀的家長認真傾聽誌願者講解,仔細觀看展品,了解學校從1909年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直至上海海事大學新校區落成的曆史。在用於教學以及海員培訓的航海模擬器實驗室,新生和家長們體驗操縱船舶的樂趣,了解不同的海域、碼頭、天氣的設置。有家長在體驗之後表示:“接觸專業儀器的機會難得,相信孩子們通過親身學習和實踐,會牢牢掌握專業知識,取得更好的發展。”
圖1校領導在新生接待點迎接慰問新生
圖2校領導與迎新誌願者合影
圖3校領導到宿舍看望新生
圖4誌願者熱情服務
圖5誌願者幫新生運送行李
圖6誌願者幫新生運送行李
圖7迎新誌願者等待新生入校
圖8迎新噴繪與立牌
圖9章鎮宙與外婆、母親合影
圖10範宸曄入校報道
圖11 5位李想同學入校報到
圖12新生與家人一同參觀航海模擬器實驗室
圖13新生家長參觀校史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