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上海建橋學院臨港產業學院(上海臨港產業大學)牽頭組織的第二屆“航空發動機檢測專班”正式開班,來自學校航空機械維修中美合作專業的21位大四學生通過前期選拔,前往中國航發上海商用航空發動機製造有限責任公司,開始了為期6個月的航空發動機基地實習。據悉,今年暑假前,專班首批畢業的9名學員中,除選擇出國深造、考公務員和自主創業的3人之外,5名學員簽約了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1名學員簽約上海太能特航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所有簽約學員都從事技術工作崗位,且獲得了心儀的薪酬待遇。這隻是學校在推進校企協同育人方麵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近幾年來,學校緊密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快學科專業布局的調整,積極探索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新模式、新機製、新路徑,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麵,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對接國家戰略,加快學科專業布局調整
如何做好學科專業布局調整,更好地培養人才?學校緊密對接國家戰略,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為背景,以上海大力推進“五個中心”、強化“四大功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為依托,緊密對接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功能定位、產業定位,以及“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城市目標,在原有7個專業群的基礎上,加快學科專業布局調整優化,新增了受社會歡迎的新專業,形成了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覆蓋文學、工學、藝術學、理學、教育學等7個學科門類,37個本科專業的學科專業布局,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適應度、契合度不斷提高。
“為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深度融合,學校這幾年先後新增護理學、學前教育、健康服務與管理、藝術與科技、時尚傳播、養老服務管理、智能製造工程等本科專業。這些專業都是順應社會市場需求,受到了家長和學生們的普遍歡迎。”學校教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創辦產業大學,探索產教融合新路徑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根本路徑。2019年8月臨港新片區成立不久,學校抓住這一曆史性機遇,超前謀劃產教融合發展戰略。2020年1月,由臨港集團、上海建橋學院發起的臨港新片區產業大學正式啟動,拉開了學校探索產教融合新路的序幕。
經過近一年的籌備,2020年12月臨港產業大學正式揭牌。產業大學以“政府為引導,市場為主導,企業為主體”,依托臨港五校,按照“社會校區,實體運行,產教融合,創新驅動”的思路,整合政校企多方資源,通過理事會、校務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和運行中心搭建產業大學組織核心,對標臨港新片區產業地圖,建設集成電路、智能製造、生物醫藥、先進光學、人工智能、智能物流、綠色安全、網絡空間安全等8個二級學院。
截至2021年底,麵向臨港新片區在校學生以及在崗員工共計開展了39類培訓項目,累計培訓4018人,初步實現為新片區服務、為前沿產業振興服務、為企業與高校人才培養服務的目標,實現了政校企共建模式創新、產學用運營機製創新。
三年來,借助政策紅利,學校在產業大學的框架內,貫徹“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理念,從“多點校企合作”發展到“全麵產學合作”再到“深度產教融合”,從“校企共建實習基地”發展到“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再到“引企業入校,建專業於企”,初步形成了開放創新、多方協同、共商共建、互利共贏的產教深度融合新生態。
聚焦協同育人,構建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體係
學校與企業共建“上海智能製造係統創新中心”產教融合示範基地、“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產教融合示範基地”……基地生產線白天作為教學場所,晚間作為自動化生產的“無人工廠”,由此打通了產教融合的“最後一公裏”。
近年來,學校在教育部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新路徑,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多元辦學主體作用,構建政府、企業、學校“三螺旋”結構,實施“產業學院6導入,校企合作5共同,實踐教學4層次,學生發展3方向”的四年貫通的人才培養模式,推動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為高素質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5月,學校和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共建“上海智能製造係統創新中心”產教融合示範基地,企業累計投入3000萬元的設備,6位常駐學校的企業工程師與學校教師身份互聘。2021年8月,校企雙方在前期合作的基礎上,聯合成立了“智能係統與運維技術研發中心”,中心聚焦智能製造係統運維新技術開發,發揮雙方各自優勢,聯合開展相關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開發、產品質量分析評價等研究工作。首批聯合研究項目正在順利推進中。
2021年1月,由學校和南麟集成電路聯合建設的“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產教融合示範基地正式落地。到2021年10月,企業投入4000萬元建設的主要涉及芯片設計、芯片測試的基地中測線一期項目投入使用,根據規劃,基地將逐步引入集成電路產業鏈的分裝、成品測試、可靠性分析、產品應用方案開發等。南麟集成電路還捐資100萬元設立“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基金”,通過獎學金、獎教金、專利獎勵、留用人才獎等四類獎項,獎勵參與校企共建“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基地”建設的師生。目前,共有25名企業工程師常駐基地,在開展正常生產經營的同時,校企雙方實施畢業設計的聯合指導、專業課程的合作共建、橫向課題的聯合開發、學生實習就業“一條龍”服務等。
目前,學校實施基礎聯合層、專業緊密層和深度融合層等分層分類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和合作單位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精準對接和合作,已逐步構建起“核心素養+能力本位+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係。
上海建橋學院校長朱瑞庭表示, 民辦高校要精準對標黨和國家對民辦教育的新要求,自覺增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擔當,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精力集中在加強學校特色發展、內涵發展和質量發展上,精準施策,不斷開創民辦教育發展的新局麵。作為臨港新片區首批產教融合基地,接下來,學校將進一步強化黨建政治引領,有所為有所不為,穩步推進產教融合生態示範園的開發建設,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建成代表國內一流水平的產教融合示範園、樣板區、標杆校,推動學校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為臨港新片區國家產教融合核心區建設,為上海乃至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輸送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