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與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召開產教融合洽談會,就共建產業學院初步擬定合作框架協議。
在先前多輪洽談基礎上,雙方草擬了合作協議和框架,籌備在數字媒體專業共建產業學院。南湖職院院長朱建柳、數字創意係部主任劉迎春、專業負責人關豔麗與喜馬拉雅教育總監劉博川、經理劉楠就如何依托產業學院進行人才培養、師資培訓、創新創業基地、競賽輔導等方麵的合作細節展開討論。
喜馬拉雅是音頻垂直市場的獨角獸企業,在職業教育方麵已有線上品牌,是第一批國家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在音頻傳播類、文化創意類和傳播經濟類專業建設方麵積累了一些經驗。劉博川總監提出產業學院的合作模式將圍繞兩個方麵來落地,即教學和產業實踐。他表示,雙方在人才培養方案、招生、產業講師團隊建設、利用產業資源推動教學能力建設等方麵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對學生而言,提高生產結合項目在教學活動中的比例,並生成一定的產值,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有成就和收入,是產業學院落地價值的部分體現。
喜馬拉雅與地方政府共建創業空間的經驗,空間裏包括展示、教學、創意創新、企業孵化等內容。基於海量的數字版權內容,喜馬拉雅可以為音視頻產業培養就業人群,在實訓過程中就可以進行有聲書的生產和傳播。這同時也形成創新創業的機會,在大咖級主播和大學客座講師的指導下,學生有機會成為簽約主播等類型的音視頻行業翹楚。
朱建柳院長提出,產業學院可以先在長學製專業落地,就具體細節問題進行探討。產業學院應涵蓋整個數字產業,不必限於視聽藝術,聚焦內容還是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建設、課程內容和師資。結合現代學徒製項目和產業學院建設,確定明年具體要開展課程融合、實訓基地、師資建設,滿足五年一貫製學生的培養要求。
她表示,南湖職院特有的五年製長周期培養,其教育內涵大於職業培訓,在人文綜合素養、學校文化甚至企業文化上都有嵌入。圍繞現代學徒製、依托喜馬拉雅,五年之後出成果,雙方應該共同探索一種模式,怎樣實現更好的產教融合。
雙方還就具體人才培養方案的融合、產業學院命名和揭牌、職教聯盟成立等具體問題進行了探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