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濟南大學城實驗高中——世界讀書日:閱讀、分享、成長
2022-04-25 09:04:00
濟南大學城實驗高中

世界讀書日前夕,大學城實驗結合建團100周年主題,開展了以文化分享、閱讀推薦等環節構成的世界讀書日主題團課,團課由各班團支書主持。

團課第一階段,介紹世界讀書日的由來,即旨在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知識產權。紅色書目推薦階段,學生團總支組織部幹事、2021級15班吳禕推薦書籍《青春之歌》,並倡議“以青春之我,鑄就青春之中國”,在閱讀中進取,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青春之歌》,作者:楊沫,1958年首次出版。楊沫以親身經曆為素材創作的半自傳體小說,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過程中發生的“九·一八事變”到“一二·九運動”的愛國學生運動為背景,通過女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故事,構築了革命曆史的經典敘事,也揭示出知識分子成長道路的曆史必然性。林道靜從一個個人主義、民主主義、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改造和成長為一個共產主義戰士,小說著力敘述了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成長史”。書中成功的藝術形象豐富並深化了主題,給人以激勵以警策。

在曆年世界讀書日主題的分享環節中,團支書結合毛澤東等人的讀書格言,促使同學們在先賢實踐成果的光輝下,更進一步體會讀書的重要性。在一段關於毛主席閱讀《共產黨宣言》影像的引領下,同學們看到了國家偉人、人民領袖在閱讀方麵樹立的榜樣形象,學習到了毛主席刻苦讀書、堅持進步的精神。

《共產黨宣言》,作者:卡爾·馬克思弗裏德裏希·恩格斯,1848年2月21日在倫敦第一次以單行本問世。《共產黨宣言》用鮮明透徹的語言闡述了一個新的世界觀,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提供科學的方法論,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行動指南。

五四運動後期,國內先進知識分子,通過接觸和閱讀《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逐步建立起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毛澤東於1936年在延安同埃德加·斯諾談到自己和中國共產主義運動情況時,深有感觸地回憶說:“我熱心地搜尋那時候能找到的為數不多的用中文寫的共產主義書籍。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這三本書是:《共產黨宣言》《階級鬥爭》《社會主義史》。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而且從此我也認為自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

閱讀書目及感受分享環節,同學們思如泉湧,分享見解與體會。在建團100周年來臨之際,至善學子表明誌向,以閱讀為進步的抓手,努力向更高更遠處攀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場合講到讀書話題,並提到自己在博覽專攻、學思結合、知行合一之中已把讀書作為終身的愛好。生長在新時代的青年,願我們在書籍中汲取營養,寢饋書中,博通經籍,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去領略更秀麗的景致。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