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速遞 | 聊城大學環境科學專業
環境科學專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

培養目標
本專業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魯西,麵向山東,輻射全國,培養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適應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需求,掌握環境自然科學、環境技術科學和環境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麵的基礎知識,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實踐創新能力,能在政府、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從事環境監測、環境汙染防治、生態規劃與環境評價等領域的工作以及繼續深造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核心課程
環境學概論、環境生態學、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環境數據統計分析、儀器分析、環境生物學、環境土壤學、大氣汙染控製工程、環境規劃學等。
辦學條件
本專業現有專業教師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博士比85%。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總計2300餘萬元,實驗室麵積2800m2。建有大氣環境汙染與源解析校地共建實驗室、土壤環境與汙染防控聊城市重點實驗室、環境生態、環境土壤、環境監測、環境微生物、湖泊生態與環境研究室等專業實驗室,能夠滿足環境科學專業教學、科研、服務社會和師生科技創新等方麵的實驗任務。建有6個實習實訓基地及多家創新創業基地和畢業實習基地。


辦學特色
本專業實行課堂教學、實驗操作、專業實踐實習三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理論培養與技能訓練相結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專業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統籌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設置了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和綜合實踐三個實踐課程模塊,實行本科生導師製,積極踐行“科研反哺教學”的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專業輔導,全麵保障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依托自然地理學一級學科學位碩士點進行環境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與多家國內知名大學及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建立了優秀學生聯合培養的合作渠道。
辦學成果
環境科學專業於200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秉承“培養環保科技人才,服務社會”的理念,專業定位與發展思路準確清晰,師資力量較強,教學管理嚴謹務實,教學效果比較突出,教學條件完善,緊跟社會與時代發展步伐,不斷推進教學研究與改革。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環境科學專業已經成為聊城大學專業群與學科群中重要的成員。本專業依托地理學一級學科,設置生態環境、濕地環境與生態過程、環境評價與生態安全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招生,已基本形成學士、碩士兩個層次的人才培養體係。近五年本專業教師主持和合作開展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多項,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百餘篇,獲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1門(大氣汙染控製工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大氣汙染控製工程、環境規劃學);學生獲批省級、校級優秀學士論文多篇,榮獲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山東省科技節一等獎等獎項。


就業前景
(1)企事業單位:在生態環境局或環境監測站或環境公司等從事環境監測、評價、管理和規劃等工作;
(2)讀研深造:從事環境、生態、資源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學長學姐寄語

張小倩,聊城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2015級畢業生,省委組織部選調生,現在泰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作。
大學豐富多彩的生活給我帶來了許多深刻的記憶,比如學生組織、實驗課堂、師生情誼、社會實踐。大學給我們創造了很多平台和機會,要學會全麵發展,抓好學業是關鍵,多方麵能力的提升也是必要的。走出聊大校園,不管是繼續求學,還是踏入社會,都有很多道路可選,祝願學弟學妹們都能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得償所願。
(實習編輯 劉寶怡)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