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人工智能賦能設計教育改革
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也為教育現代化帶來更多可能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作為設計藝術院校,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緊跟國家政策,在省教育廳的精心指導下,學校黨委秉承將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藝術相融合的教學理念凝心聚力、謀篇布局,積極籌劃和實施了一係列創新項目和教學改革措施,推動人工智能與設計學科建設的交叉融合、雙向賦能,培育麵向數字經濟時代的創新型應用設計藝術人才。2023年5月,學校在全國設計藝術類院校中率先係統謀劃與整體布局,啟動“AI for Design:人工智能賦能專業建設”教學改革,以產教融合、學科交叉為切入點,探索“人工智能+設計教育”的新模式、新技術、新方法,推進設計學科在教育內容和育人方式兩個層麵的數字化轉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設立執行機構,建立頂層設計
學校印發《全麵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專業建設實施意見》,成立人工智能設計研究中心,以此為平台,加強全校資源協調,提供人工智能設計的教學、展示、交流、創作、培訓,解決技術儲備、產教融合等問題;搭建人工智能設計算力平台,訓練自有模型,初步構建以人工智能賦能專業建設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係;計算機教研室更名為計算機與人工智能教研室,在全校範圍內開設麵向藝術設計類學生的《人工智能導論》通識課程,提升學生數字素養,拓展數字經濟時代設計學科的知識和能力儲備;加強核心專業建設,在六個學院及科研機構開展AIGC融合的嚐試,並進一步在全校推廣,輻射所有專業;新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數字媒體技術和人工智能背景的師資;積極對接產業,與英偉達、百度、騰訊、華為等企業在產業導師、模型訓練、應用平台、合作推廣上達成了不同布局的合作,推動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此外,學校啟動“山東省人工智能設計服務平台”建設,構建麵向全省設計藝術專業師生的,涵蓋教育、研究和產業應用的綜合性人工智能服務平台。平台集成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ChatGPT、訊飛星火等一係列AI平台,並提供針對不同設計專業、產業的工作流。
二.重構課程體係,創新教育模式
在全校範圍內開設麵向藝術設計類學生的《人工智能導論》通識課程,提升學生數字素養,拓展數字經濟時代設計學科的知識和能力儲備;在專業課程中重新設計課程體係,融入AI相關課程或內容。如新設立《智能產品設計》和《AI協同繪畫》課程,推動AI技術的應用與設計理論實踐緊密結合。學校聯合人民美術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以及海南大學、福州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等高校,編寫高等學校設計專業+人工智能(Al for Design)《人工智能導論》《人工智能設計教程》《AIGC設計概論》係列教材共計二十餘本。
三.強化師資力量,培養複合型人才
學校以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為契機,積極引進具有數字媒體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背景的專家和教師,同時加強現有教師隊伍的培訓,推動技術與藝術交叉融合,學校集聚資源,構建虛擬育人專區,聚攏多元化師資,實現產業資源和教育資源在雲端交彙,形成產業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新藝科”協同教學模式,為培養工、藝兼備的創新型、複合型人才奠定基礎。鼓勵學生參與到真實的設計項目,尤其是與企業攜手合作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學生們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情境相結合,從而獲得珍貴的實踐經驗,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搭建實踐教學平台,實現產業聯動
學校啟動“山東省人工智能設計服務平台”建設,構建麵向全省設計藝術專業師生,涵蓋教育、研究和產業應用的綜合性人工智能服務平台。平台集成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ChatGPT、訊飛星火等一係列AI平台,訓練工藝美術、設計藝術自有知識產權模型,並提供針對不同設計專業、產業的工作流。學校以校本一體化教學平台為支撐,通過虛擬教研室、虛擬工作室等方式打通學校、學院、產業間的壁壘,建立跨學科的教育教學平台,通過知識整合、跨學科課程設計、項目合作、學術交流和共享資源等方式,促進人工智能與設計專業學科之間的互惠貫通,推動數字經濟時代設計教育的發展和進步。目前,學校已策劃完成“天工開物”山東省人工智能設計服務平台重點項目;籌備成立AIGC設計產學研共同體,已有180餘家院校、企業積極響應;積極開展如地方文化振興計劃、北京西城區紅樓文化設計等社會服務項目,將設計教育的成果轉化為社會價值;2024年策劃舉辦山東省美術館“塗龍季”第三季“畫龍點睛”人工智能生成藝術展、山東博物館世界博物館日“未來的傳統”人工智能生成藝術展、中國民藝館“民藝AIGC”生成藝術展等各類展覽;組織人工智能設計相關的研討會和講座,打造院校、校企聯動互助、協同提質、創新發展的交流平台。
下一步,學校將積極拓展AI+教育應用場景,繼續探索AI在設計教育中的更多應用場景,如使用AI進行教學輔助、師生評價以及設計創意的激發;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加大與產業的合作力度,建立人工智能設計現代產業學院,緊密對接產業,以快速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形成互利互惠、共生共榮的產教融合共同體;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國際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積極合作,建設虛擬國際設計學院,促進學術觀點的國際交流,提升學校的國際影響力。

學校印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全麵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專業建設實施意見》

學校人工智能設計算力平台建設

山東省人工智能設計服務平台功能架構

山東省人工智能設計服務平台模型中心、作品中心

學校自建楊家埠木版年畫風格Lora模型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AIGC課程融入

作品分享:AIGC X 民藝

作品分享:AIGC X 遊戲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