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新醫科”背景下卓越醫學人才培養的建議

作者:民進青島大學總支副主委,青島大學醫學部副部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山東省委員會委員 李冰
一、“新醫科”人才培養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樹立“大健康” 理念, 國務院辦公廳先後下發《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 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以“四新”引領醫學教育創 新發展,以新理念謀劃醫學發展、以新定位推進醫學教育發展、以新內涵強化醫學生培養、以新醫科統領醫學教育創新,為新時代我國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新醫科”作為“四新”之一,是構築健康中國的重要基礎,創新是新時代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的生命線。我省是醫學教育大省, 醫學院校眾多,因此係統謀劃“新醫科”背景下卓越醫學人才培養新格局, 是關乎醫學教育事業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核心。
二、山東省醫學教育發展現狀
選取浙江、廣東、江蘇和湖北四省為對標省份,從醫療人員狀況、學科專業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經費資源投入、教學改革成效、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麵,進行對比分析,著重查找人才培養短板。
1.醫療人員狀況
我省每千人口醫療人員數量位於對標省份中等水平,全科醫生數與對標省份差距較大,其中江蘇省全科醫生數是我省的近3倍;醫療人才培養所需的國家級臨床基地或科研中心,與對標省份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醫療服務、科研轉化和人才培養的能力有待提高,醫療現狀尚不能滿足我省人民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需求。
2.學科專業設置
我省舉辦醫學教育的學校數量及專業總布點數與對標省份相當, 臨床醫學專業布點及在校生數偏少,康複、護理 專業布點及在校生數具有優勢;優勢學科專業、一級學科博 士點數量與對標省份特別是廣東、江蘇相比差距明顯,高層次人才培養不足,一流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程度有待提高。
3.師資隊伍建設
我省醫學教育本科生總數與專任教師比例達到18.4,高 於對標省份,高級職稱、教授、碩博士比例均低於對標省份,人均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橫向項目及發表 SCI 論文數量與 對標省份相比有較大差距,專任教師數量和水平明顯不足。
4.經費資源投入
我省本科教育投入在五省中排名最低,年度生均日常運行支出與浙江、廣東相差 1000 元以上,生均校內實驗室、實習實訓場所麵積總體低於對標省份,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 中心數量也明顯少於廣東、江蘇兩省,亟待加大辦學經費投入和實踐條件建設。
5.教學改革成效
我省醫學教育領域累計獲批各類國家級精品課程數量、“十三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數量在五省中排名最低,新一輪國家一流課程和近兩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數量明顯少於廣東、 江蘇兩省, 標誌性教學成果的培育和產出差距明顯,“新醫科”建設起步較晚。
6.人才培養質量
我省醫學教育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 獲批授權專利、國家級競賽獲獎等方麵都與對標省份有一定差距,特別是近三年年平均就業率僅為 78.37%,明顯低於對 標省份,協同育人成效和人才培養質量有待提高。
三、具體舉措
(一)優化山東醫學教育布局
統籌省內醫學院校發展規劃和布局,打造“衝擊國家一 流、發揮區域引領、滿足地方需求”的山東省高等醫學院校 教育梯隊。1、重點建設具有博士學位授權點的醫學院校, 引領山東省醫學教育的發展,率先開展“新醫科”建設,探 索具有山東特色的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性院校發揮多學 科聯動優勢,獨立設置的醫學院校可選擇與“新醫科”相關 專業院校合作。依托山東大學和青島大學,分別在濟南和青島建設醫學創新高地與醫療合作平台,實現儀器設備、測試 數據和信息資源共享。 2、對具有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醫學院校, 打造區域醫療建設集群, 根據山東省醫療衛生現狀,合理規劃醫學院校各專業醫學生招生規模、地區布局、分層發 展等,引領各地方醫院及醫學院校協同發展。3、對具有本 科學位授權點醫學院校及醫學專科院校, 注重提高自身教育 教學質量,深化教育教學內涵,致力於滿足地方醫療需求。
(二)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遵循醫學教育和醫學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增加緊缺專 業的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規模, 如兒科學、中醫學、公共衛生、全科醫學等。大力推進“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 推進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擴大“5+3”人才培養規模。探索 以創新為導向的“新醫科”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多學科交叉 融合,鼓勵完成 1-2 年級計算機、材料等工科或理科專業學 習的優秀學生攻讀醫學專業, 醫學生輔修雙學位或畢業後轉 攻理工等專業,跨學科跨專業培養人才。重塑新型醫學人才 的評價體係,強調醫德、醫風等道德層麵的評價,打造專業 教育、思政教育、信息化“三位一體”的綜合素養評估體係。實施本科生導師製,鼓勵學生參加導師創新課題、創新創業 競賽、“挑戰杯”大賽等,通過學術論文、學科競賽、發明 創造、社會實踐、專業技能培訓等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
(三)強化醫學一流專業建設
深化醫學課程體係建設, 以多元化渠道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增加統計分析、數據處理等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的學習,加強醫學與工學、理科、生物信息、納米技術和大數據等新 興領域的聯係。建成一批“醫工理文”融通的新專業、微專業,如數字智慧醫學、醫學生物信息學、精準醫學、轉化醫學、智能醫學工程、康複物理治療、醫學數據學等。推進中醫藥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擴大中醫學人才培養規模, 構建服 務生命全周期的中醫藥學科專業體係。
(四)深化醫學課程體係建設
結合醫學專業的特點開展課程思政建設, 將思政課程和 醫生職業素養的培育融入到醫學專業課程學習中。可建立山 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醫學分中心,開展醫學類課 程思政教學能力培訓和交流, 促進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在醫學 教育中的落實。加強醫學人文社會科學建設, 適當增加醫學 人文課程如醫學史、醫學倫理學、醫患溝通等所占比例,培養有溫度的人文醫者。全麵開展醫學整合式課程教學改革,構建“器官-係統整合+PBL”的整合教學課程模塊,對原有 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進行優化和重組。加強臨床醫學 與預防醫學、公共衛生課程的交叉融合, 增加臨床教學中的 預防醫學內容,加強預防醫學專業的臨床教學。將實驗室生 物安全作為課程填加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中,加強生物 安全法律法規的教育和實驗操作風險評估的培訓, 並進行突 發事件的模擬演練,有效地降低實驗過程中的風險。
(五)深化教育教學方式改革
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教育資源在醫學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充分利用“新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打造精品在線課程,引導各高校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在多元化醫學課程整合 模式下, 結合醫療人工智能在臨床中的應用實例,建立適合 本校教學的在線課程平台。大力推進“以學為中心”,積極 推廣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推進“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重視和加強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協調臨床實習與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的矛盾,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中增加臨床技能考核,提高醫學生臨床實習質量,確保與住培 和研究生教育的順利銜接。
(六)深入推進醫教協同改革
大學或附院編製的新入職臨床教師,必須經過崗前培訓,獲得教師資格證方可上崗,從根本上確立其教師身份、提升 教學意識,而非單純醫生身份。整合資源建設符合未來需求 的交叉實驗室, 如智能醫學工程實驗室、數字智慧醫學實驗 室等, 評選省級教學實驗室,搭建平台培養創新型複合型醫 學人才。遴選部分醫院為山東省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在本科生臨床實踐教學、研究生培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及 臨床帶教師資培訓等方麵發揮示範輻射作用,帶動提升我國 臨床實踐教學基地教育培訓水平。醫院和高校之間在臨床和 科研方麵建立“醫生-科學家”的配對合作關係,培養具有 科研思維和創新意識以及紮實臨床知識和技能的臨床醫學生。
(七)發展醫學一流學科建設
結合山東省“築峰計劃”和“811 工程”,真正遴選發 展基礎好、對接醫療行業需求的優勢醫學學科, 實施重點建設,全力衝擊國家一流學科, 在編製基數、崗位設置、人才引進與培養、研究生招生、教學科研用房、平台建設、經費 投入、資源配置、體製保障等方麵實施政策傾斜, 不要攤大 餅撒芝麻, 切實為重點建設學科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資源 保障。
(八)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進一步加大對省屬高校的經費投入,建立動態增長機製,從根本上改變山東省醫學教育經費不足的局麵;提高年度醫 學生均撥款額度, 加強對醫學院校基礎設施建設和投入,支持學校信息化建設,縮小與國內一線省市醫學院校的差距; 設立“新醫科”建設專項經費,對“新醫科”建設項目進行 重點支持。發揮政府導向作用, 成立山東省醫學教育專家委 員會, 重點支持相關醫學院校在某一領域建立學科專業協同 發展機製,結合不同定位,研究修訂符合“新醫科”專業建 設的醫學人才培養方案。依托山東省高等醫學教育聯盟, 規 劃校校合作、院校合作、院院合作等多種“新醫科”合作模 式,實現協同發展,形成山東省該領域整體競爭優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