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濰坊學院:推進校地協同 打造師範類數學專業“六雙”人才培養新模式
2021-11-28 18:45:00
濰坊學院
  針對高校師範類人才培養與地方基礎教育需求契合度不高的問題,濰坊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依托濰坊市基礎教育的豐厚資源,與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當地beplay體育手機深度合作,將社會資源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從培養目標定位、課程體係建設、實踐教學設置、質量保障體係等方麵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實踐,打造形成了適合地方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專業的“六雙”人才培養新模式(圖1)。在這一模式下,師範類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從業技能明顯增強,凸顯了地方應用型高校的人才培養特色。
  圖1 “六雙”人才培養新模式
  在新的培養模式中,校地深度融合,搭建多維度、多層麵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平台,實施以理論和實踐教學為主線的“雙線”、以校內基地和校外基地共建的“雙基地”、以課內課堂和課外課堂並重的“雙課堂”、以高校教師與優秀中學教師共同指導教育實踐的“雙導師”、以“校地合作”與“校校合作”協同培養的“雙合作”、以校內自我評價和校外社會評價平行監督的“雙評價”的人才培養方式。
  學院根據地方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創建了“一五一”課程體係(圖2)。通過加強“校地”和“校校”合作,明晰人才培養規格,改革課程體係,更新教學內容,設置以提升學生師德規範和教育情懷、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提升國學素養的全校通識教育課程平台;構建以提升學生紮實數學基礎、良好專業素質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專業基礎課程群、應用能力課程群、教學技能課程群、能力拓展課程群及前沿係列課程群;形成以三大競賽(數學建模競賽、數學競賽和從業技能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社會實踐等一類推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和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的實踐活動載體。
  圖2 “一五一”課程體係
  學院重視實踐教學,建立了突出數學師範專業人才培養的“三六五五”實踐教學模式(圖3),搭建了“課程內實踐、專項教育技能實踐、綜合專業素質實踐”的三大實踐教學平台;形成“觀摩見習—技能訓練—名師引領—競賽活動—教育科研—支教實習”的“六環節”實踐教學方式;實施理論基礎與實踐訓練相結合、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訓練操作與文檔撰寫相結合的“五結合”實踐教學模式;建立了以具備固定教學時間、明確適用的教學內容、完善可行的考核評價體係、優秀實踐指導教師、穩定實踐基地的“五具備”實踐教學運行監控體係。新的實踐教學模式,使教育見習階段化、技能訓練全程化、名師引領規範化、課件製作熟練化、競賽活動常態化、教育實習職業化。
  圖3 “三六五五”實踐教學模式
  在教學成果的研究和實踐過程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圖4),教學團隊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畢業生從業能力等全麵提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07年獲評為山東省特色專業,2009年獲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9年獲批山東省一流本專業建設點,2020年通過教育部師範類二級專業認證,專家組對該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麵的特色工作成就給予充分肯定。
  通過新的培養模式,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在校學生共獲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競賽國家、省級獎勵300餘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餘項;學生從教能力大幅提升,獲省師範類學生從業技能大賽20餘項,其中一等獎10項。通過對2010屆至2020屆680多名學生追蹤調研,有76%的畢業生從事基礎教育事業,獲縣級以上各類獎項362人次,培養了100多位beplay體育手機校長和教學名師,有力支撐了濰坊市的基礎教育水平提升,贏得社會廣泛讚譽。
  圖4 專業建設榮譽與獎勵
  據悉,濰坊學院建立的“六雙”人才培養新模式,已在黃岡師範學院、棗莊學院等高校獲得推廣應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1-11-25 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