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至10日,陝西中醫藥大學藥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薇帶領“‘本草’星輝熠熠‘陝’光”社會實踐團赴安康市漢陰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為主題,深入漢陽鎮鬆林村村委會、漢陽鎮鬆林村中藥材種植基地及漢陽鎮中心衛生院,圍繞當地的黨建扶貧政策、中藥材產業發展以及百姓民生等方麵開展了為期兩天的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
藥學科普暖民心 情係鄉村助振興
7月9日上午,實踐團走進了漢陽鎮鬆林村村委會,實踐團發揮專業優勢,結合中草藥性狀、藥理作用開展中草藥相關知識科普、進行藥用植物標本講解,教會當地村民及學生辨識西洋參、大葉三七、藤五加等藥用植物;結合學院專業品牌特色,為學生們講述中醫藥小故事、講解健康安全小常識、開展互動小遊戲、製作中藥香囊,激發學生對中醫藥的興趣,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傳承中醫藥文化;為孤寡老人及留守兒童免費發放生活物資及學習用具200餘份;為群眾講解中醫藥相關知識,增強除濕防暑的意識,共計發放宣傳資料200餘份。
種植技術送下鄉 助農增收新發展
7月9日下午,實踐團深入鬆林村中藥材種植基地,走進田間地頭,了解當地吳茱萸、藥木瓜等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情況,圍繞中藥材的種質選擇、土地條件、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內容進行講解,針對該村中藥材銷售不暢等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助力農戶實現長期穩定增產增收,並就如何更好發揮農業科技力量,推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進行了交流探討,讓鄉村振興既有“智”更有“質”。王薇表示,將進一步依托“大思政課”的格局,把思政課融入祖國大地上來,發揮好高校服務社會職能,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長效化融入鄉村振興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高校力量。
聯學共建助發展 共繪基層“同心圓”
7月10日上午,在漢陽鎮中心衛生院,實踐團通過實地參觀,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運作和服務有了更直觀地了解和認識,並開展安全用藥小課堂。交流環節中,雙方積極分享經驗、探討問題,共同尋求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藥學教育質量的方法與途徑,進一步加強了院校與基層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為培養優秀的中醫藥人才開辟了新的路徑。同時,捐贈醫療物資100餘份。
按照團中央和團省委有關2024年暑期“三下鄉”“返家鄉”社會實踐的統一部署,陝西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將暑期社會實踐與專業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在形式內容上力求深入深刻,在效果導向上力求觸動思想,通過沉浸式的實踐活動著力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曆練,在擔當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以“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為主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有所成並學以致用,在助力鄉村振興、服務人民健康中貢獻青春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