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高考招生 | 5個特色班,西北大學喊你來報!
2024-06-04 11:11:00
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作為一所曆史悠久、底蘊深厚的綜合性高等學府,是國家“雙一流”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始終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近年來,學校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需求,緊密對接區域經濟發展,對專業設置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力求打造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應用優勢的專業,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今天就為大家介紹2024年新鮮出爐的五個特色班,一起來了解——
  曆史學(侯外廬班)
  >>班級由來
  侯外廬先生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教育家,是新中國成立後西北大學曆史學科建設的奠基者與先導者。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曆史學院以國家發展需求為導向,重視發揮侯外廬先生的精神引領作用,設置曆史學侯外廬班。
  >>培養目標
  侯外廬班全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依托,以中國史和世界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為支撐,培養政治方向堅定、專業基礎紮實、理論素養深厚、國際視野開闊、富有創新精神和跨學科素養的拔尖創新人才,在未來十年內將其培育成為曆史學或相關學科領域潛在的領軍人才。

  >>特色做法
  采取小班化教學。侯外廬班實行滾動機製,動態進出,人數限定在20人左右,便於教師教學與學生研討。
  實行雙導師製度。學院遴選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學生的學業導師與科研導師,根據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實行“一人一案”培養。
  設置多元化課程。課程設置注重凸顯“厚基礎、重交叉”特色,低年級以基礎課程為核心,高年級以方向課程和交叉課程為核心,同時設置與理論課程相互匹配的實踐課程。
  04
  獲得主輔修學位。學生原則上需要輔修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其他專業,以改善知識結構,畢業時獲得曆史學學士學位及其他相關專業輔修學士學位。
  院長推介
  曆史學院院長李軍教授寄語:
  侯外廬班依托“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配備一流師資,與英國利茲大學等國內外高校簽署有合作協議,設置有上林獎學金,助力學生成長為學科領域優秀青年人才。

  數學與應用數學(熊慶來班)
  >>班級由來
  西北大學數學學科創設於1923年,是學校最為悠久的係科之一,奠基人為著名數學家熊慶來教授。在100年的發展曆程中,西大數學積澱豐厚,成績卓著,為我國數學研究和科技事業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卓越人才。為貫徹落實國家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工作精神,數學學院彙聚高水平師資和優質辦學資源設立“數學與應用數學(熊慶來班)”,簡稱“熊慶來班”。

  >>培養目標
  熊慶來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打造
  “夯實學科基礎+強化專業能力+培養研究潛質”
  三位一體的課程體係,著力培養具有廣闊國際視野、寬廣紮實數學理論基礎,創新數學思維模式,誌在數學基礎研究和應用領域潛心鑽研,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富有科學探索精神和國際競爭力,且具有家國情懷、愛國鬥誌、使命責任感的數學拔尖創新人才。
  >>特色做法
  學校單獨製定熊慶來班培養方案
  ,凸顯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目標。高水平師資承擔專業核心課和必修課教學,全程指導學生成長成才。配備高水平專家係統指導學生科研訓練。實施小班化精細管理,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和優秀師資擔任學業導師,配置專任班主任,專設研修室,提供專項經費支持學生赴國內外進行交流。實行滾動淘汰機製和本碩貫通培養模式,邀請海外知名學者開設前沿專題研討課程,培養研究潛質。培養過程實行動態管理,適時開展分流。

  大三學年結束後,經學院考核和學校審定,符合學校推免生推薦資格遴選條件和相關要求者,可優先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推免不限定去向,校內外均可。
  熊慶來班學生獎助學金全覆蓋。
  院長推介
  數學學院院長張瑞教授寄語:
  西大數學,賡續百年。
  熊慶來班,風華正茂。
  俊采星馳,分類多元拔尖培養試鋒芒;
  誌在寰宇,基礎數學育就英才翹楚創。
  廣大學子,一秩寒窗。
  鯤鵬之誌,揮毫指尖。
  手握星輝,披甲揚鞭知汝十年磨一劍;
  利劍出鞘,征戰四方一朝飛出青雲端。
  祝願你們,落筆生花。
  步履鏗鏘,圓夢今夏。
  一流數學,期待俊達。
  生物科學(華大創新班)
  >>班級由來
  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集團”)是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前沿機構,始終堅持 “產學研” 一體化的發展模式。2018年1月,西北大學與華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動發揮學校教學資源優勢和華大集團科研、產業優勢,依托國家級一流專業生物科學、省級生物科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2.0,與華大集團聯合成立華大創新班,采取 “3+1” 校企聯合培養模式(3年西北大學、1年華大集團)。
  >>培養目標
  遵循“產學融通、雙創提升、精準培養” 的實踐育人理念,聚焦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前沿領域,培養基礎寬厚、素質綜合,能夠在生物科學、組學和醫學等交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應用開發的創新型人才。

  >>特色做法
  校企聯合共同製定教學計劃,共同研發特色課程,共同開展教學活動,共同落實實踐教學任務、共同實行教學質量監控的“五個共同”教學模式,在校企雙導師製下,全過程開展學生跨校、跨企培養。2022屆和2023屆“華大創新班”升學率均達 97%以上,2024屆升學率為100%,其中多名同學選擇在華大繼續深造(讀研或直博),打通了學生從理論→實踐→應用→學業規劃的通道,真正構建了校企雙向奔赴協同培養創新型拔尖人才的新格局。

  院長推介
  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付愛根教授寄語:
  華大創新班傳承西北大學百年生物學科積澱,攜手華大集團,聯動發揮校企教學資源優勢, 共同開拓生命科學新天地,砥礪奮進生命高峰! 華大創新班期待您的加入,一起探索生命奧秘!

  法學(涉外法治實驗班)
  >>班級由來
  西北大學法學教育始於 1907 年的陝西法政學堂,是中國現代法學教育中曆史最為悠久的學校之一,是新中國現代法學教育 四院四係” 時期的重要成員。目前,西北大學法學院已成為西部地區規模較大、特色鮮明、頗具影響的法學院之一,法學專業獲批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為了貫徹國家關於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指導精神和要求,西北大學立足學校學科布局和專業特色,彙聚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辦學資源,依托法學專業開設涉法學(涉外法治實驗班)。畢業生主要去向為立法機關、黨政機關、司法機關、涉外企事業單位、各類國際組織、跨國公司、涉外律師事務所等部門,或者赴國內外知名高校攻讀研究生。
  >>培養目標
  本實驗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適應國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涉外法治體係和能力建設的實際需要,培養德才兼備,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合理的知識結構,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法律事務、善於維護國家利益、勇於推動全球治理體係變革的高素質涉外法治人才。
  >>特色做法
  堅持三個麵向
  堅持麵向“一帶一路”建設、麵向國際交往和海外利益保護、麵向涉外爭端解決,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英語和第二外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語種)進行溝通和跨文化交流,熟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法律規定並能夠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務。
  注重協同育人
  實施“雙導師製”,每位學生配備一位校內導師和校外實踐導師;與用人單位實施專業共建,聯合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計劃”;組織推薦學生到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大中型企業、仲裁調解機構、律師事務所等單位涉外實務部門以及相關國際組織、海外實訓基地培訓或者實踐。
  實施貫通培養
  采取“3+1+2”培養本碩貫通培養模式,學生可按照推薦免試或普通招考兩種方式攻讀西北大學碩士研究生。本碩貫通計劃階段所修課程學分可按規定認定本科或研究生階段相關課程學分。
  多元學曆提升
  符合條件的學生優先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會同共建單位聯合選拔、推薦學生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攻讀碩士研究生,培養經費由共建單位承擔。
  院長推介
  法學院院長王思鋒教授寄語:
  明德崇法,勤學篤行。西北大學法學(涉外法治實驗班)堅持國際視野,注重協同育人,優先資源保障,提供多元選擇,致力於培養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歡迎今日的你們,懷揣法治夢想走進西大;堅信明日的你們,帶著新的標簽走向社會!
  經濟統計學(數據技術應用實驗班)
  >>班級由來
  聚焦數智化環境下領軍型數據技術人才培養,以馬克思主義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托西北大學經濟學研究和經管人才培養西部高地、全國重鎮、省
  “雙一流”
  學科建設單位培養基礎及學校優勢學科,融合經濟學、統計學、數據和計算機科學技術等學科領域知識,以滿足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對基礎人才的需求。實驗班基本學製為4年,修業年限3—6年。學生在修業年限內修滿規定學分方可取得畢業資格。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跨學科思維和交叉融合型知識結構,了解數字經濟活動特征和相關規則,掌握大數據分析工具和數據分析技能,麵對豐富的數據資源和複雜經濟社會現實場景,具有深刻數據視野、廣泛適應性和開拓創新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特色做法
  實驗班致力於打造智慧學習工場,構建“專業課程實踐+具體應用場景實踐+專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實踐”“四位一體”的實驗實踐培養體係,打造產教融合深化的新平台,構建適應科技革命的新機製。
  專業課程實踐,主要由具有實踐操作內容的專業課構成,計量經濟學、時空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基礎、數據技術應用機器學習、Python 語言與數據可視化等課程,包含豐富的實踐教學內容。
  具體應用場景實踐,主要訓練利用現代統計分析工具和大數據技術對接實際數字化產業、數字經濟領域應用場景和地方實際部門進行實踐。
  專業技能競賽,鼓勵學生參加統計和大數據領域的學術競賽和科研活動,通過團隊協作、潛能挖掘與展示性活動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創新創業實踐,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數字經濟各領域各場景結合地方實際部門和市場數據服務需求,開展數據驅動的創新創業實踐。
  院長推介
  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馬莉莉教授寄語:
  實驗班直擊數字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痛點,堅持高維設計、多元融合、構築生態、國際對接的原則,聚焦學生數據素養、數據能力的全麵提升。在出國交流、升學深造方麵實行“特區”政策,學院師資、實驗室等教學資源優先向實驗班學生傾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