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西安培華學院積極探索“四引四促”實踐育人模式
2024-04-02 10:13:00
西安培華學院
  近年來,西安培華學院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圍繞“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宗旨,積極整合學生骨幹、輔導員、學業導師、專業教師、企業導師和非遺大師等力量,在實踐育人領域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貫穿全年級的“四引四促”實踐育人模式:學長引領促進使命擔當,導師引路促進優良學風,行業引導促進技能提升,師徒引航促進文化自覺。
西安培華學院美術專業開展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
——學長引領促進使命傳承。學院美術類專業積極組織優秀的高年級學長引領低年級學生成立教學項目小組和社會實踐團隊,在課程教學、班團一體化(薑維之班創建)建設、第二課堂社會實踐中,利用學習與實踐資料收集、市場調研及信息整合,了解項目統籌規劃,致力鄉村振興,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團隊合作意識,提升溝通交流的能力,已經形成大學生專業實踐教學朋輩互助良好氛圍,有效增強學生責任感與使命感。同時,美術類專業在學院黨委和團委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學長引領下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和節假日誌願服務等社會實踐,並將社會實踐納入到人才培養體係的重要環節中,實踐規模增加,學生覆蓋麵廣。實踐主要圍繞專業,開展“萬名學子扶千村”專項,深入安康市漢陰縣、寶雞市千陽縣、長安區西樊村、喬村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項目,還有紅色主題牆繪等社會實踐項目;學生足跡遍及全國多地,獲得團省委、團中央立項多個,其中匠心拾遺團隊入選2023年全國“三下鄉”“新疆學子百村行”專項社會實踐活動全國100支優秀團隊,多個項目入選“千校千項”;其中“公共藝術展”“助力鄉村振興喬村牆繪”等多個項目連續登上陝西省教育廳微博,人民日報、陝西省教育廳門戶網站、新浪陝西教育頻道、網易陝西等主流媒體。
西安培華學院美術專業師生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
——導師引路促進優良學風。該院非常重視教師培養和學科專業教育,並不斷強化養成教育、實踐教育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使教師精心鑽研教學,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並圍繞“學生中心”,在做好“四個引路人”中立德樹人;在此基礎上,將美術類專業教師的專業技法能力進行梳理,成立導師工作室,讓教師在踐行“四個引路人”的道路上,用教師自己的視野寬度拓寬學生的視野,以教師的深度思想引導學生能夠達到較深的思想深度,不斷濃厚優良學風,在有形和無形之中塑造時代新人。導師通過在課程中帶入專項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專業表現進行進入工作室的人才遴選,入選學生進入工作室後通過專業實踐,獲得不同專業方向的技能提高指導,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核心競爭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文化自信和愛國主義情懷的時代新人。在導師引路指導下,學生不斷夯實專業基礎,提升專業素養。2020年以來分別在西安當代藝術館、中大國際南門店、益田假日廣場、龍湖星悅薈等開展學生作品展10餘場;學院美術類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00餘項,參與學生668人次,榮獲省級及以上獎項20餘項;學生參與“互聯網+”項目超過1000人次,獲省級及以上獎項多項;參與並獲市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454項,覆蓋學生746人次,各類獎項均呈現逐年穩步上升的良好局麵。
西安培華學院美術專業在中大國際舉辦畢業展
 ——行業引導促進技能提升。通過行業引導促進專業技能提升,樹立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青年學生的育人目標。學院將“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始終踐行“知行合一”,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並在實踐中錘煉良好品質;通過與陝西婦女手工藝協會、陝西省火鳳凰耀州官窯有限公司、陝西華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景德鎮湖田瓷社、關中民俗博物院等單位長期合作,在行業引導和師徒引航逐層遞進中,深入開展大師工坊、德育和美育教育、實踐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得到了職業崗位的深度實訓,更加明確行業對人才崗位能力的需求標準;通過走近藝術技藝大師、勞動模範等,在一線崗位夯實自己的綜合能力,進一步傳承與弘揚工匠精神。2020年以來,“景德鎮新青年湖田瓷社”、“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陝西華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西安分院”被評為學校校企合作優秀單位。2022年,“創新校企合作機製 深化合作協同育人——以《時尚工藝設計1》課程為例”“創新校企合作機製 深化合作協同育人——以《時尚工藝設計1》課程為例”等榮獲學校優秀校企合作案例。
西安培華學院美術專業開展校企合作
——師徒引航促進文化自覺。營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濃厚氛圍,通過師徒引航促進傳統文化傳承,增強文化自覺,築牢文化自信。結合專業課程計劃及內容,邀請非遺大師與行業技術大咖進校園,開設大師工坊和非遺文化進課堂,進行短期的集中實踐授課。2020年以來,學院依托地方文化研究,邀請杜鍾勳、寄曉東、楊彥宏、付丹等10多位非遺大師,讓陝西“泥叫叫”“傳統古法瀝粉技藝”、合陽提線木偶、銅川“耀州窯”、渭南“澄城刺繡”、鹹陽市武功市“馨繡”、貴州“挑花繡”、江西景德鎮市“紅綠彩”等十餘個非遺文化走進課堂,通過師徒式的傳幫帶,講傳統技法手把手傳授,在弘揚工匠精神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大韓民國駐西安總領事館每年開展中韓服飾文化交流研討會,通過中韓服飾文化交流與展示,拓寬國際視野,在服飾文化展示對比中,進一步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服飾文化與魅力;通過與大師和傳統技法的深度接觸,給學生帶去行業前沿知識的拓展,並使學生能夠在更高層次的研究領域發現自身的能力價值,充分拓展學生的未來專業發展路徑,在不同文化的對比和研討中,並進一步樹立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根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文化自覺,築牢文化自信,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理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的優秀作品,實現高素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在第三屆“黃炎培杯”中華職業教育社非遺創新大賽中,學生作品《漆·韻》和《耀州印象》分別榮獲非遺創新作品三等獎及優秀獎,學院《非遺進課堂教學改革探索》項目獲非遺教學成果三等獎;另外,以“四引四促”為基礎,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總結凝練的《服裝“四製化”創新實踐教學體係探索研究》獲得第七屆西浦全國大學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受到廣泛好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