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西安外事學院西安鼓樂研究院成立大會在西安鼓樂大劇院舉行。這是西安鼓樂傳承與創新發展過程中,我國成立的首個專業性西安鼓樂研究院。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高陽,黨組成員、副廳長鄭曉燕與西安外事學院理事長、校長、西安外事鼓樂團團長黃藤,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原所長、音樂學家喬建中等共同為“西安鼓樂研究院”揭牌。喬建中受聘擔任研究院首任院長。西安外事學院黨委書記雷西合主持了成立大會。
同時,陝西省文化傳播協會西安鼓樂專業委員會也在大會上成立,與西安鼓樂研究院形成互補,共同構建起鼓樂文化的學術理論研究高地和民間藝術團體的凝聚力量,為西安鼓樂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安鼓樂在陝西省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對建設文化強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安外事學院作為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始終致力於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注重西安鼓樂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在黃藤的引領下,西安外事學院以青年碩士、博士為主體,成立了西安外事鼓樂團,以“弘揚中華文化、傳播古典音樂、振興鼓樂藝術、凝聚民族精神”為己任,大力推廣西安鼓樂。近年來,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外事鼓樂團已在國內外展演四百餘場,使西安鼓樂煥發出全新的活力與魅力,在助力陝西省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尤其在服務國家外交大局等保障任務中給予了有力支持。
高陽廳長在成立大會上高度肯定了西安外事學院為西安鼓樂傳承與創新發展所作的貢獻。高陽指出:“近年來,西安外事鼓樂團已經發展成為西安鼓樂保護傳承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助力陝西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中,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走出去交流互鑒,使傳統樂技與文旅融合、與新媒體傳播相結合。在2023年‘中國—中亞’峰會歡迎宴會上,作為現場唯一表演樂團,用中國傳統樂器表演經典曲目,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體現了中國同中亞國家長久以來的深厚情誼,讓西安鼓樂煥發出新時代的全新生機與魅力。”
除了西安外事鼓樂團,西安外事學院還建成了涵蓋古琴、編鍾等古樂器的演、藏、研、學、製為一體的文化藝術中心,建設了編鍾音樂廳、西安鼓樂大劇院等,成立了陝西省音樂家協會古琴、塤、尺八、軋箏專業委員會,對古琴等非遺文化進行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推廣應用和傳播交流,同樣取得了良好成效。他們集聚高校的人才優勢、發揮高校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已成為西安鼓樂傳承發揚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建立西安鼓樂研究院奠定了基礎、錨定了方向。
高陽強調:“西安外事學院建立專門針對西安鼓樂研究與創新的研究院,是推進西安鼓樂時代化發展的良好契機和重要舉措,十分必要,也十分緊迫。”他還對西安鼓樂研究院成立後的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他強調,西安外事學院要以西安鼓樂研究院成立為契機,始終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持續激發保護傳承活力、著力強化以文化人擔當,同時努力實現傳統文化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為陝西非遺保護傳承水平整體提升貢獻更大力量。
作為西安鼓樂研究院籌建的發起人,黃藤說:“西安鼓樂研究院的成立不僅具有‘全國首個’的裏程碑意義,更在為破解鼓樂文化如何傳承和創新發展的挑戰尋找方法和路徑。”他表示,研究院成立後,將凝聚力量、同心同力、和而不同,為西安鼓樂的再創新、再實踐、再發展貢獻力量,推動西安鼓樂代表中國古典音樂走向世界舞台。
新成立的西安鼓樂研究院下設鼓樂非遺研究所、鼓樂創作工作室、鼓樂傳習所、鼓樂創演工作坊、鼓樂理論研究工作室、鍾磬研究所、琴瑟研究所、塤管研究所、響鼓研究所、吟韻研究所等專業研究所和工作室、工作坊、培訓中心,成立後將是目前全國建製最全、規模最大的專業性西安鼓樂研究機構。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藝術處、非遺處、對外文化處、科技教育處、辦公室等相關處室負責同誌,陝西省音樂家協會、陝西省民辦教育協會、陝西省藝術研究院、陝西省文化傳播協會、西安音樂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西安鼓樂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周至南集賢東村鼓樂社、周至南集賢西村鼓樂社、西安大唐芙蓉園東倉鼓樂社、長安何家營鼓樂社、西安都城隍廟鼓樂社、西安大吉昌鼓樂社等六家鼓樂社負責人共同見證了研究院的成立。大會結束後,西安外事鼓樂團的青年演員們還進行了精彩的鼓樂經典節目展演,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近兩千名西安鼓樂愛好者參加了大會。(通訊員/李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