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西安歐亞學院董事長胡建波:黨晟先生與設計博物館
2022-12-08 15:14:00
西安歐亞學院
  知情的朋友都知道,與黨晟先生的閑聊意味著什麼。香煙繚繞之下,一小杯意式咖啡擺在桌前,談曆史、論藝術、品詩文、評設計,黨先生講著古雅之極的西安方言,慢條斯理地娓娓道來,如果有西洋美食相伴,洋酒或清酒佐餐,黨先生飲得恣意起來,更是暢然有趣。倏忽間,黨先生已步入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我也漸漸耳順,這時才意識到,在西安城裏,最高級的文化享受,就是與黨先生會餐。他也每每念叨,我與孔夫子有同感,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乃人生第一樂趣。
與黨晟先生等席間合影
  關於“設計博物館”的起因,大約肇始於5年前,我和黨先生、宋群先生、蘇中秋先生的一次席間閑聊。無意中講起我在加拿大遊覽過的一個民俗老街,修車鋪子,雜貨門市,理發屋,甜食店,還有小銀行,郵電所依次相鄰,恍然就回到了60年代我小時候西安城北大街的場景。當我步入郵電所內部,高高的櫃台,櫃台邊的活動擋板,櫃台裏麵的麻布郵袋,這活脫脫就是我5、6歲時所經曆過的環境空間。傍晚時刻,我在郵電所櫃台上下翻滾戲耍,媽媽幫著郵政車師傅收送當日包裹,還要登記在冊,然後關門上鎖,牽著匪騰的娃下班回家。
  宋群聽我說得動情,插話說,“我也參訪過這個老街道,很有同感,這麼多年來也收藏了不少本地老物件,將來有機會,我們可以做一個開放式的體現本地文化的博物館街區。”我說:“好,等我經濟寬鬆時,可以在校園中建一條開放式的博物館街區,有宋老師設計操辦,一定會恢複老西安當年的場景和感覺。”黨先生靜靜聽著,慢悠悠地說:“這些老街區有社會學和民俗學的意義,史學價值與藝術價值並不高,花費不菲,遊覽者也不一定有在座各位的代入感,不如我們學校建一個‘設計博物館’如何?“中秋一聽連連附和,宋群是設計行道中人,也表示很有興趣參與。
  我還沉浸在郵電所、老街道的回憶和感動之中,有些不舍,再說了,修一個老街區是酒後畫餅,說說而已。但是,我也承認黨先生說得很有道理,就說:“大家都說好,那就弄一個博物館。”口裏應承,心裏還是有點埋怨,您也不是不知道我的難場。
中國館展區
  黨先生看出我的心思,接著說:“博物館與圖書館一樣,是大學精神的象征和學術活動的中心,遲早都要舉辦。目前據我所知,中國美術學院擁有一家很有影響力的以設計為主題的博物館。設計博物館不同於美術博物館,費用不多,意義不小,建館之初,可以簡略一些,規劃構思到位,慢慢擴充內容,收集藏品。”
  話已至此,已經無路可退,追隨黨先生,附庸風雅也是我一直的心願。但我也要為難黨先生一下:“黨老師,艾德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您一直堅辭不就,至今還空缺,如今又要建一個設計博物館,館長這位子咋辦,不能再推辭吧?”黨先生一反常態,舉杯慨然道:“此事因我而起,籌辦操勞,義不容辭,博物館館長的職位也讓我倍感榮耀,定當不辱使命。”
  閑話不多敘,請大家看一看2018年12月16日,黨晟先生在西安歐亞學院設計博物館開館典禮上的即席致辭,領略大家風采。
  2022年12月4日於歐亞學院清涼山道
何為設計?
黨 晟
  黨晟: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客座教授,西安歐亞學院設計博物館館長。
2018.12.16,黨晟先生在設計博物館開館典禮上致辭
  女士們、先生們:
  晚上好!經過一年的籌備,歐亞學院設計博物館今天宣告開館,非常高興能與諸位歡聚一堂,見證這一值得慶賀的重大事件。創建設計博物館,基於歐亞學院的辦學理念和學科發展的需要。
  何謂“設計”?借用馬克思的說法,就是在勞動過程開始時“以觀念的形式存在”的勞動成果。反過來講,勞動成果能夠“以觀念的形式存在”,必然具備目的性、預見性、選擇性、計劃性。在此意義上,正是以設計思維為核心的行為模式,賦予了人類維持種群生存和繁衍的功利活動以“文化”的價值,從而造就了數千年來偉大的人類文明。
  從19世紀後期開始,由於機械化、批量化的大工業生產方式的確立,以及大眾傳播、大眾消費時代的到來,設計必不可免地從生產流程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決定性的先行環節,因而逐步發展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能,同時也成了可以在大學裏教授、學習、研究的一門專門學科。
  設計不僅僅是對產品的裝潢美化,不僅僅是推銷產品的營銷手段,設計是綜合社會的、經濟的、工學的、審美的諸多要素,以為人們提供更合理、更便捷、更健康、更愉悅的生活方式為目的的創造性工作。從鋼管製造的椅子到摩天大樓,從彩色印刷的海報到平板電腦,20世紀的科技進步,正是通過“設計”而獲得了全新的物態形式。
  歐亞學院以“國際化、應用型、新體驗”為辦學理念,以“商科教育領航者”為己任,並且擁有一所朝氣蓬勃、不斷進取的艾德藝術設計學院。因此,創建設計博物館,集中展示現代設計的經典作品和發展曆程,進而探討在當今新技術革命條件下設計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方向,特別是麵對資源、環境問題的嚴峻挑戰,設計師和教育工作者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必須恪守的倫理準則,是我們提出這一構想並付諸實施的基本宗旨。
現代設計館展區
  目前,這座博物館還隻是略具雛形,現有藏品遠遠不足以反映現代設計的發展脈絡和不同設計領域的突出成就。令人振奮的是,胡建波董事長已經允諾為博物館的建設持續投資,所以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在三至五年的時間內,填補空白,完善體係,把這一新生的學術機構辦成國內第二家有影響力的,集收藏、展示、研究為一體的、名副其實的設計博物館。
  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國不僅為人類貢獻了四大發明,而且是模件化、規模化生產方式的發祥地。有翔實的史料證明,明清時代大型手工業作坊所構建的流水線運作係統,對歐洲的產業革命發生過彰明昭著的示範作用。在博物館內開辟專門的中國館,以漢字的演變和印刷複製技術的發展為主線,展示中國自先秦以迄現代的設計文化,是我們下一步的預定目標。
黨晟先生(左三)與嘉賓在中國館展區交流
  在博物館的籌備會上,我一再強調,大學辦博物館不僅天經地義,而且責無旁貸。博物館和圖書館,理應是大學精神的象征和學術活動的中心。我深信,今天,2018年12月16日,此時此地所發生的一幕,必將成為歐亞校史上的一座裏程碑,而且注定會在未來的歲月裏顯現出令人矚目的深遠意義。
  歐亞學院設計博物館的建立,首先應歸功於胡建波董事長、劉瑾校長和各位校領導富於遠見的決策及所提供的財力保障。校內有關部門,尤其是品牌傳播部高效、深入的工作是推進博物館建設的主要力量。
  我的恩師、已故粟津潔先生的哲嗣粟Ken 先生,我的另一位恩師久穀政樹先生,以及享譽國際的美國設計師施德明先生、瑞士設計師卓思樂先生為博物館捐贈或提供珍貴作品,他們的高情厚意和慷慨之舉令人感念至深。
設計博物館粟津潔紀念室作品
  任華先生為征集藏品奔走呼籲、盡心盡力,收獲頗豐;翁安華先生出色完成了 VI 的設計;蘇中秋、宋群、孫明遠、鞏辰、於海諸位先生共同參與了博物館規劃方案的論製定;劉君濤先生和他的團隊承擔了博物館的展示設計及施工,他們都為博物館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借此機會,請允許我以令我倍感榮耀的博物館館長的名義,對以上個人、部門和未及一一提名的同仁、朋友表達由衷的謝忱。另外,還要特別感謝遠道而來的著名設計師、我的好友陳紹華先生,法國巴黎美院終身教授、著名藝術家 Tony Brown 先生,感謝惠然蒞臨的諸位嘉賓和未能到場的各界人士,以及歐亞學院全體師生員工的關注和支持。願我們共同開創並完成一項追溯曆史、麵向未來的事業!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2-11-25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