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西安歐亞學院走過了25年的辦學曆程,從最初抓住機遇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到製定係統的戰略規劃指引辦學方向,再到構建價值觀辦學理念體係和育人環境,形成使命驅動的文化自覺和教育主張,其成長蛻變之路本身就是對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再到普及化的時代和社會大環境的主動適應,其環境育人的本質也在於依托校園載體構建適應教育者和學習者的社會化環境,從而促進學生去探索自己的社會角色定位與未來的社會角色擔當。"
2021年1月5日,《中國教育報》以“從環境好 到好環境”為題,用兩個整版報道西安歐亞學院的環境育人之路。現全文轉載如下:
2021年1月5日《中國教育報》截圖
從環境好,到好環境
——西安歐亞學院的環境育人之路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好的環境會塑造價值觀,培育真善美,會讓身處其中的人產生精神的愉悅和共鳴。環境育人,潤物無聲。好的社會化環境不會憑空產生,堅定的信念締造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文化營造好的環境,好的環境塑造不斷自我完善的人。
西安歐亞學院的校園環境建設,就是要賦予校園裏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以鮮活的思想,要能與受教育者進行有益的心靈對話和情感交流,要讓學生體驗什麼是美好、什麼是精致,以及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應該如何詩意地棲居。
1.從機會,到戰略
英特爾公司前董事長兼CEO安德魯·格魯夫(Andrew S. Grove)在他的著作《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中有一個著名的“死亡之穀”(Valley of death)的比喻:在兩座煙霧彌漫的山頭間,企業就像是必須同時攀登兩座山巔的登山客。已經成功的企業,熟悉了一座山頭,但卻必須向另一座山頭奔去,途中指標未明、新山巔若隱若現,多久能到、如何能到皆無人能知。此時,登山隊伍往往就在雙峰間的山穀出現激烈爭執,有人要留守安逸與熟悉的舊地,有人偏要冒險向前,結果隊伍分崩離析,最終命喪死亡之穀。格魯夫指出,穿越戰略轉折點為人們設下的死亡之穀,是一個企業必須經曆的磨難。企業要想掙脫死亡之穀,關鍵在於領導者。領導者必須堅定信念,不流露一絲猶豫和懷疑,才能凝聚團隊土氣,雖然他的恐懼通常是最多的。對於企業轉型變革,再沒有比格魯夫的這個比喻更形象和生動的了。在過去的25年裏,西安歐亞學院在胡建波的帶領下完整地經曆了這樣一個過程。
西安歐亞學院創辦初期,胡建波按西安民辦高校的傳統套路推進擴張,辦貸款、租場地、招學生、聘老師。1999年,西安歐亞學院在校生增長到近7000人;2000年,升格為民辦專科院校後,西安歐亞學院當年就招收了近6000名學生,在校生約11000人,躋身“中國十大萬人民辦高校”;2005年,升格為民辦本科院校後,西安歐亞學院在校生很快突破20000人。
胡建波並不滿足於此,他希望打造出全國規模較大的民辦高校。在朋友的引薦下,他來到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習,兩年的學習帶來了辦學思想的徹底改變:國際水準的辦學模式讓他對“什麼是好的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管理學知識的係統學習讓他擁有了企業科學經營所需的管理思維;同時,他的價值觀也發生了改變,對辦學的終極目標有了重新思考。
“在中歐的學習讓我了解到,西安歐亞學院的高速擴張是因為短缺的市場供應造成的,並非我自己有多大本事,這一點非常重要。”胡建波說。當時,在中歐布置的一項市場分析作業中,他建立了一個預測模型,對中國高等教育市場作了一次較為深入的推算與分析,發現中國高考人數將在2008年達到高峰,此後將一路下滑,2018年前後將跌至低點。這意味著在未來十幾年,本科院校的招生壓力也將逐年增大,甚至遭遇生存危機,而民辦本科院校則將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因此,在公辦院校居強勢地位的本科教育層次,西安歐亞學院如果無法辦出特色,未來必將麵臨巨大的生存壓力。然而,當時西安歐亞學院各個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正是全麵借鑒公辦院校的辦學思路製定出來的。由於民辦院校與公辦院校誕生於完全不同的生存土壤,在發展基礎、資源條件、師資隊伍、生源質量、組織能力、曆史積累等各個層麵都不可同日而語,如果隻是簡單複製公辦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意味著西安歐亞學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處於亦步亦趨的跟隨狀態,這是胡建波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於是,他開始不斷探索,持續引進外部專家與谘詢機構提供建設性的發展建議。當時,以晉升本科院校為標誌,西安歐亞學院已經完成了前十年的創業生存、基本建設和規模擴張,後續發展麵臨三大機會和道路選擇:一是走異地連鎖辦學之路,持續擴大辦學規模;二是走公辦高校的辦學之路,做好學科體係建設,持續提升辦學層次;三是走創新辦學之路,向國際標杆看齊,辦成一所國際化、創新型的大學。經過中歐學習的啟發和未來市場預判,胡建波傾向於選擇第三條道路,但也不完全確定這個選擇就是正確的,具體路徑也不夠清楚。在胡建波的推動下,經過兩三年時間的摸索和碰撞,終於在2008年底,西安歐亞學院提出了一個十年發展目標,並最終修訂為指引學校發展的“四四二”戰略,邁出了學校十年戰略轉型和組織變革的第一步,從“以學校發展為本”全麵轉向“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國際化、應用型、新體驗”為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學改革也由此全麵拉開序幕。
在2008-2018年的轉型過程中,西安歐亞學院堅定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校園生活質量。全校以“四四二”十年戰略目標為統領,構建了包含“質量、經營、聲望、組織建設與管理體製、信息化建設”五大主題的戰略管理體係。西安歐亞學院麵向社會需求和學生全麵可持續發展目標,調整學科專業布局,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重構課程體係,全麵推行學生社區化改革,融合通識與專業教育,培養“重品格、會思考、善溝通,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保障教學改革和質量發展,西安歐亞學院還實施了“內部管理體製改革”、“領導力提升計劃”、“彩虹師資隊伍發展規劃”、“刀刃管理會計計劃”、“產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波多裏奇質量保障體係”等十餘項創新舉措與專項改革計劃,針對性地解決了戰略轉型中體製機製約束、領導力不匹配、師資隊伍薄弱、財務資源約束、企業合作意願不高、評價標準單一等關鍵問題,形成了具有歐亞特色的內部治理模式。
縱觀西安歐亞學院的發展曆程,第一個十年(1995~2005)完全處於野蠻生長階段,馬不停蹄、狂奔突進,迅速成為全國十大萬人民辦高校之一,並成功爭取到千畝校園和本專科招生資格。雖然和眾多同業一樣缺乏辦學理念,為了發展而發展,但也抓住了國家高校大擴招的重大機遇,並為未來發展創造出了基礎條件。可以將之定義為機會驅動的粗放式發展階段。此後3年(2006~2008),西安歐亞學院既主動又被動地進入轉型的過渡和準備期,試圖探索未來新的發展方向。自2009年開始,西安歐亞學院進入到“四四二”發展戰略的關鍵,主動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社會需求,構建起內涵豐富的戰略管理體係,將外部壓力成功轉化為內生動力,將過去十多年自然形成的辦學模式徹底打破,通過全校全體係全團隊的係統重構,打造出獨特的歐亞辦學模式,並成功贏得相關利益方的廣泛讚譽,這是西安歐亞學院逐漸找到自己並有意識地塑造自己的十年,也是真正為學校百年大計奠定堅實基礎的十年。
經過這十年的鍛造,西安歐亞學院從機會驅動型組織成功邁向了戰略驅動型組織,形成了優雅現代的獨立校園、穩定的辦學規模、以本科教育為主的辦學層次,並且牢固樹立了“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為後續探尋更高遠的使命和高質量發展目標奠定了良好條件,營造了堅實的辦學環境和事業發展環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