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0個教師節。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教師隊伍是特殊的,廣受關注的。近年來,“教師退出機製”、“教師學曆提升”、“師德師風”、“教師懲戒權”、“給教師減負”等話題頻頻引發社會廣泛討論。
看看這些關於教師的大事、數據與話題,你最關心的是哪一個?
“這是新時代新征程
強教強師的綱領性文件”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出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文件,這是在我國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係統性躍升的關鍵曆史節點上,對弘揚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撐教育強國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作出的全麵係統部署,這是新時代新征程強教強師的綱領性文件。”教育部副部長王嘉毅表示。
《意見》明確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工作重點:強化教育家精神引領,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製,深化教師隊伍改革創新,加快補齊教師隊伍建設突出短板,強化高素質教師培養供給,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總體目標要分成兩個階段達成。第一個階段是,經過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揚,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教師立德修身、敬業立學、教書育人呈現新風貌,尊師重教社會氛圍更加濃厚。第二個階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追求,實現教師隊伍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成為常態,教師地位鞏固提高,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之一。
教育家精神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與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相結合,王嘉毅表示,要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開發教育家精神課程教材資源,築牢教育家精神踐行主陣地,將教育家精神納入教師管理評價全過程。
“1891.8萬人,這支教師隊伍
支撐起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係”
自1985年我國正式設立教師節,40年來,教師工作擺上了極端重要的位置,我國教師隊伍實現了量質齊升。全國專任教師實現了數量翻番的同時,教師的學曆層次也穩步提升。
當前我國各級各類教師共有1891.8萬人,這支教師隊伍支撐起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係。據教育部數據,自1985年以來,全國專任教師的數量從大約931.9萬增長到2023年的1891.8萬,實現了數量上的翻番。
教師的學曆層次也穩步提升。2023年,小學本科及以上學曆教師占比達到78.03%,比2012年增長了45個百分點;初中本科及以上學曆教師占比達到93.09%,比2012年增長了22個百分點。高中專任教師研究生以上學曆占比從2012年的5%提高到2023年的14%。
同時,教師隊伍的職稱結構更加優化,高級職稱教師占比顯著增加,特別是beplay體育手機正高級教師崗位的設置,強化了教師工作的專業性。目前累計評聘beplay體育手機正高級教師28125名。
“讓師範類專業‘更吃香’”
今年以來,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拓寬優秀教師培養渠道,擴大實施“國優計劃”,實施公費師範生“本研銜接”政策,不斷加大優秀教師培養力度。
《意見》也明確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強化高層次教師培養,為幼兒園、小學重點培養本科及以上層次教師,中學教師培養逐步實現以研究生層次為主。
公費師範生培養:本科➡研究生
實施公費師範教育,是我國不斷提升教師專業地位和專業素養的一項重要舉措。2024年,“本碩銜接”政策的出台,將公費師範生的培養層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提出:從2024年起,國家在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六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施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本科4年,教育碩士研究生2年),支持符合條件的公費師範生免試攻讀本校全日製教育碩士研究生再履約任教。
“國優計劃”擴容
“國優計劃”即教育部2023年啟動的國家優秀beplay體育手機教師培養計劃,該計劃重點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高水平大學為beplay體育手機培養研究生層次優秀教師。2024年,教育部進一步擴大了實施“國優計劃”的範圍,新增13所院校。
“大力減輕教師負擔”
“維護教師教育懲戒權”
為教師減負,把教師的時間還給教學
近年來,beplay體育手機教師非教學負擔過重現象飽受詬病,新學期伊始,這一話題再次受到關注。
讓教師專注於教學,必須立足教育根本,製定完善社會事務進校園的“準入標準”,建立審批報備製度,規範過程管理,減少不必要的社會事務和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今年6月,全國beplay體育手機教師減負專項整治工作調度會召開。《意見》中也再次強調,要大力減輕教師負擔,充分保證教師從事主責主業。
保障教師權利,維護教師“教育懲戒權”
教育懲戒權是教師行使教育學生的權利。如果教師維護秩序和紀律的正當舉措,受到很多無形束縛,教師就會在“嚴厲管教”與“聽之任之”之間進退維穀,權威感喪失。
早在2020年,教育部頒發《beplay體育手機教育懲戒規則(試行)》,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為廣大學校、教師合理行使教育懲戒權提供了基本遵循和依據。
《意見》提出要維護教師教育懲戒權,支持教師積極管教。這也意味著,對違規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行使教育懲戒權。文件的實施將有力保障教師履行教育職責。
“師德違規‘零容忍’”
“打破教師‘鐵飯碗’”
對師德失範“零容忍”
教育家精神成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內容,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曆史新高度。
近年來,教育部多次表態,始終堅持對師德違規問題“零容忍”。2020年,教育部印發的《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中明確規定,“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
2023年,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強化師德學習教育,堅持師德違規“零容忍”,將個別“害群之馬”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
今年《意見》也特別提出,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引導教師自律自強、加強師德師風培養、堅持師德違規“零容忍”。
同時,也要堅決打擊造謠和汙名化教師的行為。依法懲處對教師的侮辱、誹謗、惡意炒作等言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打破教師“鐵飯碗”
一直以來,教師這一崗位在“鐵飯碗”行列,越來越多大學生對於“教師”青睞有加,近些年的“教資熱”就是印證。
近年來,不少地區提出要加強對beplay體育手機教師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結果的應用,建立教師退出機製,以優化教師隊伍、提升教學質量。有觀點指出,教師退出機製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裁退教師,而是為教師發展提供動力和活力,建設一支符合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此外,取消編製,實行員額製,對教師實行合同聘用管理等,也是我國一些地方正在探索推進的教師招聘、使用、管理改革。
薪火相傳、後繼有人!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相信通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們的教育事業一定能夠不斷進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beplay2網頁登錄綜合整理(楊菲菲),製圖:王莎莎
轉載請注明:轉載自beplay2網頁登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