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健全新型舉國體製,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王東偉介紹,近年來,國家財政把科技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優先予以保障。2018-2023年,財政科技支出從8327億元增長到10567億元,年均增長6.4%。與此同時,綜合運用稅收優惠、政府采購、資產管理、財政金融等政策工具,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在中央一係列政策的支持和財力有力的保障下,大家知道,2023年國家實驗室體係加快形成,大科學裝置加速布局建設,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製造等領域一大批創新成果相繼湧現。
2024年,財政部門將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舉措推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第一方麵,在政策的取向上,要做到四個“注重”。一是注重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充分發揮好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推動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科技創新,促進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
二是注重發揮需求牽引作用。要用好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大力度推動創新成果應用迭代,落實完善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政策,以市場化方式破解初期應用瓶頸。
三是注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整合優化相關財政專項,聚焦重點產業鏈,支持攻關突破一批短板弱項技術。落實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帶動更多企業專注細分市場、走好“專精特新”之路。
四是注重激發科研人員活力,這方麵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改革試點,一個是支持推進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製度改革試點,另一個是加快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力。
第二方麵,在經費使用上,要著力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製改革,這方麵要做到“四強”:一是強基礎。加大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投入力度,支持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二是強攻關。大力支持保障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支持布局一批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加快搶占科技製高點。
三是強力量。以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為重點,支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四是強效能。加強項目、資金、人才、基地創新資源的統籌,全麵加強績效管理,著力提升科技資金的使用效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