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數字化是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當下,我國正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加快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
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智能互聯黑板、3D實驗模擬艙、多語言互譯機等數字化教育裝備,讓現場觀眾眼前一亮。信息技術的發展以更加多元的形式,賦予“教”與“學”更多的可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展信息網絡技術,消除不同收入人群、不同地區的數字鴻溝,努力實現優質文化教育資源均等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信息化走上發展的快車道,依托雲端網絡,就能讓城鄉孩子同上一堂課,共享優質資源。
新學期開學,地處山區的永州市門前小學,就同城裏的優質學校同步開展了《雲上讀書分享會》。
讓億萬孩子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十年來,數字化教學條件全麵提檔升級,如今,全國beplay體育手機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比2012年提高了75個百分點,99.9%的學校出口帶寬達到100兆以上,99.5%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十年來,我國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不斷豐富。去年3月,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上線,建起了世界最大的教育資源中心,截至2023年2月10日,平台訪客量超過10億人次。
從促進公平到提升教育質量,數字化技術也在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在北京理工大學特種車輛實驗室,學校開發建設了特種車輛數字仿真實驗平台,集教學、實驗及專業學習於一體,為學生探索各自研究方向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個性化輔導。
數字化技術還不斷應用到技能人才的實訓、培訓中,為產業經濟發展助力。位於江西南昌的首個國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範實訓基地,為28個專業群設立了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可容納10000名學生同時進行實習實訓,有效解決了一些實訓項目高風險、周期長、難觀摩等實際困難。
教育數字化,還為全民教育、終身教育提供有力支撐。經過十年大力推進,我國學習型社會建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國家開放大學終身教育平台提供的優質學習資源已達62萬門,滿足不同年齡段人們從職場技能到興趣愛好等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風好正是揚帆時,黨的二十大首次將“推進教育數字化”寫進黨代會報告,這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邁上新征程,我國正不斷推動教育數字轉型與融合創新,加速構建全民終身學習機製,奮力譜寫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的新篇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