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有關部署,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在政策保障、平台建設、成果轉化、創業幫扶等方麵加大支持力度,引導高校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不斷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創新活力,努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省政府出台《關於全麵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意見》《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實施意見》,從製度層麵係統推進全省“雙創”工作。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十四五”全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製定《關於實施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推進計劃的意見》,探索構建“高校創新+孵化器+人才培養”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印發《關於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工作的若幹意見》等文件,明確高校畢業生創業支持政策,降低創新創業門檻,鼓勵科技人員和大學生積極創業。出台《創業園管理辦法》《創業實訓管理辦法》《創業專項資金實施辦法》等配套文件,在準入領域、經營範圍、經營場所、企業注冊登記條件、企業注冊資本限額及資金、稅費減免等方麵給予高校畢業生更多支持。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等4部門聯合下發《陝西省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實施方案》,提升高校科技資源利用效率,推動資源與信息開放共享。省財政廳印發《關於加大授權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通知》,加大省內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國有資產管理授權力度,進一步增強高校創新活力。
注重基地平台建設,拓展創新創業渠道。指導各市(區)政府加強與高校合作,將大學科技園建設納入發展規劃,支持利用高校資源建設環大學創新經濟圈,建立獎補機製,優先資源保障,促進高校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支持師生在本地創業。強化“雙創”示範高校、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和評估,不斷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水平。截至目前,建設國務院雙創示範基地3個、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8所,陝西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16所、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係)108個、大學生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103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114個、校內眾創空間193個。建設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44個,先後組建陝西工業技術研究院、陝西能源化工研究院等6個研究院,成立40餘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積極為持續產出重大科研成果打造基礎創新平台。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創新創業升級。優化高校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印發《陝西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若幹規定(試行)》《關於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促進省屬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意見》,為高校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導。修訂《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勵辦法》《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勵辦法》,將高校從事技術轉移轉化專職人員職稱納入工程序列,單列職稱評審條件。加強高校技術轉移機構建設人員培訓,推動高校建設專業化、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成立陝西省高校技術轉移聯盟、高校技術經理人協會,啟用“高校成果空間”信息平台,指導高校設立技術轉移機構73所;舉辦陝西省高校技術經理人巡回宣講、高校技術轉移機構管理者高級研修班和高校知識產權培訓會,累計培訓1000餘人次。近年來,高校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谘詢、技術服務等合同簽訂數量持續增長,累計登記合同金額164.12億元。
持續優化服務保障,增強創新創業動能。推廣創業導師製,支持高校聘任科技型企業負責人等為創業導師。組織創新創業教育骨幹教師專題培訓會、承辦全國高校創業指導教師專題培訓、舉辦“大學生創業教育項目”講師和高校創業指導師培訓班等,進一步增強創業教育指導教師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高校課程體係,推行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製度。全省高校共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637門,其中必修課226門、選修課411門。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支持大學生直接參與校企合作項目或進駐創業園區,推動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累計參賽項目18.3萬餘項,參賽學生80.4萬人次,共獲金獎57項、銀獎91項、銅獎209項。健全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係,落實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四個到位”,每年發放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3000多萬元。近年來,已有1778個雙創項目團隊成功創業,直接提供就業崗位3萬餘個,帶動就業14萬人,有效激發了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