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組織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的通知。培訓對象為2020年認定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編在崗的骨幹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同時鼓勵其他年份認定的足球特色校在編在崗相關人員參與。培訓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階段。培訓時間為2022年4月25日—6月30日內。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的通知
教體藝廳函〔2022〕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等6部門關於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八大體係建設行動計劃》文件精神,全麵提升校園足球師資素質能力,推動新時代校園足球工作高質量發展。教育部決定繼續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工作。現將培訓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訓方式
本次培訓采用“線上+線下”培訓相結合方式進行,骨幹教師培訓分為線上和線下培訓兩個階段,線上培訓考核優秀的學員錄取參加線下卓越提高培訓。管理人員培訓主要為線上培訓。
二、培訓對象
2020年認定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編在崗的骨幹教師、校長等管理人員。鼓勵其他年份認定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編在崗相關人員參加培訓。
三、培訓報名
教育部認定的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分別推薦1名骨幹教師和1名管理人員參加培訓。其他年份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相關人員可自行報名參加培訓。線上培訓環節不限定報名人數。
四、培訓時間及地點
參培人員須在2022年4月25日—6月30日內,登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網站(網址:https://xyzq.moe.gov.cn) 點擊“足球特色學校教師(教練員)線上培訓”欄目完成線上學習,並通過線上考核。線下培訓以華東師範大學通知為準,具體時間及地點另行通知。
五、組織實施
(一)賬號注冊。參培人員自行登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網站(網址:https://xyzq.moe.gov.cn),點擊“足球特色學校教師(教練員)線上培訓”欄目進行注冊。不能自主注冊的人員,在注冊窗口上傳申請材料,經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後激活賬號。已注冊過賬號的學員不重複注冊,使用原賬號登錄學習。
(二)線上培訓。骨幹教師須完成線上理論專題學習和教學資源學習(共66學時),每位學員必修一個年級課程,鼓勵選修其他年級課程,學習完成後提交1份足球課教學設計(40分鍾),上傳10分鍾教學視頻(課的基本部分)或10分鍾說課視頻(課的基本部分)進行考核。管理人員須完成線上理論專題學習(共16學時),提交1份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方案(不少於3千字)進行考核。按時完成線上學習任務,考核合格的學員,頒發培訓證書。培訓學時可納入國家培訓計劃學時數,計入教師繼續教育學分。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係統將自動清零。
(三)線下培訓。線上培訓考核優秀的骨幹教師,由華東師範大學錄取到線下參加卓越提高培訓,主要進行校園足球實踐實訓(共56學時),考核合格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培訓學時可納入國家培訓計劃學時數,計入教師繼續教育學分。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全國校足辦、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華東師範大學協同做好培訓相關工作,及時溝通解決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全力保障培訓工作實施。
(二)疫情防控。線下培訓應嚴格遵守屬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製定完備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堅持把學員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抓細抓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並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培訓方案。
(三)監督檢查。各地應加強監督,督促參培學員按時完成培訓任務並參加考核。全國校足辦將定期通報學員學習進度和考核情況,參培合格率將與今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試點縣(區)、試驗區、“滿天星”訓練營等示範試點項目創建掛鉤。
七、其他事項
(一)全國校足辦負責本次培訓的統籌管理工作,華東師範大學負責培訓具體組織實施工作,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負責線上培訓賬號注冊、係統運維工作。
(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做好推薦報名組織工作,並於2022年4月22日前將參培學員信息報送表(見附件)發送至培訓工作郵箱ecnupec@sina.com。
(三)聯係人及電話:全國校足辦,楊森、餘文祿,010-66097426;華東師範大學,孫潔麗,021-54342612;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靳增超,010-66090906。
附件: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參培學員信息報送表
教育部辦公廳
2022年4月14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