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近日,教育部就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印發通知,共23項舉措,全力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在積極拓展政策性崗位方麵,教育部提出,各地教育部門要配合和會同相關部門,推動穩就業政策向高校畢業生重點傾斜,落實好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今明兩年空缺崗位主要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等政策,統籌協調好招錄工作安排,力爭在2021年6月底以前完成全部政策性崗位招錄工作。
加強征兵動員,大學生征兵第一批重點動員征集高校畢業生。強化軍地協同,按照新的時間節點,製定本地本校大學生征兵工作方案。實施更大力度激勵政策,2021年起“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由目前5000人逐步擴大至8000人,2022年起普通專升本可免試招錄退役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專科)畢業生。
擴大科研助理招錄規模。各地各高校要落實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相關文件要求,把開發科研助理崗位作為深化科技管理體製改革的重要舉措。增強科研助理崗位吸引力,落實社會保險、戶口檔案等相關政策,合理確定薪酬標準。各高校要對院係及科研團隊招錄科研助理給予經費、政策等支持。科研助理崗位及實聘人數作為“雙一流”建設監測指標,納入安排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名額的重要參考因素。
各地各高校要統籌安排好各類升學考試時間,碩士研究生招錄工作在2021年5月底前完成,普通專升本和第二學士學位招錄工作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高校招生、教務部門要共同組織實施好第二學士學位政策宣傳、招錄計劃、考試錄取等工作。
教育部強調,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曆”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曆、學習方式(全日製和非全日製)作為限製性條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製,改變人才“高消費”狀況,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圍。各地各高校要建立用人單位招聘黑名單製度,將經認定存在就業歧視、欺詐等問題的用人單位納入黑名單,定期向畢業生發布警示提醒信息。
教育部提出完善就業統計評價,從2020年起,在各類督查、考核等工作中,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提供本地區高校初次就業率數據。此外,嚴格執行就業工作“四不準”規定,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確保就業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建立就業數據倒查機製,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就業數據抽查。建立部、省兩級就業統計舉報機製,統一公布舉報電話和郵箱,凡實名舉報者,須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調查並回複當事人。
據悉,教育部將把畢業生就業工作納入黨中央重大教育決策部署督察、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學科專業評估、高校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等重要內容。適時對各地各高校畢業生就業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要求各地各高校建立健全就業工作督查、通報、約談、問責機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