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等學校:
為減少新型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教學的影響,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現就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教學工作通知如下:
1.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教學工作。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適當延遲春季開學時間,我省一些高校相繼發出延遲春季開學時間的通知。為全力落實聯防聯控的要求,減少疫情對學生學業的影響,防止學生產生焦慮情緒,各高校要按照“推遲開學不停學”的要求,采取科學有效措施,認真安排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工作。各高校迅速成立在線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製定工作方案,落實相關配套措施,指導院係、教師全麵做好組織實施工作,引導學生在特殊時期不離家、不返校,做到教師不停教、學生不停學,確保教學工作要求、教學質量標準不降低。
2.按照“一校一策”要求製定教學組織方案。各高校要根據教學任務、資源建設、基礎設施情況,研究製定延遲開學的應急教學組織總體方案,指導各院係、各專業製定具體實施方案,並要求院係實施方案報學校備案,專業實施方案報院係備案。各高校總體方案請於2月9日前報我廳備案。
3.適當調整春季學期教學計劃。合理調整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暫停組織學生赴外地實習實訓,同時協調實習實訓基地延後安排學生實習實訓。理論學習要對課程、教學時間或教學日曆進行適當調整,在疫情期間采取學生自學、為學生提供網上學習課程等教學方式,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將春季學期、小學期(第三學期)時間統籌安排,靈活安排跨校雙學位、主輔修課程教學。通過教學內容、時間、方式的科學安排,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教學質量不降低。對高職擴招學生報到、高職單招、技能操作考試等工作延期進行,具體安排省教育廳另行通知。
4.充分利用網絡課程開展理論教學。疫情防控期間,中國大學MOOC平台、智慧職教、學堂在線、超星爾雅、學銀在線、智慧樹網以及有關部屬高校課程中心的網絡課程,將免費提供給我省高校在校學生學習。各門課程主講教師要調整課程教學大綱,靈活安排課程教學時間,組織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直播授課等方式開展理論知識學習。調整後的教學大綱,及時通知到所授課學生班級以及每一位學生。學生輔導員、班主任要積極協助各門課程主講教師建設課程教學微信群或QQ群。任課教師要組織學生在線自學、完成作業,做好在線直播、考核、輔導,教務處及相關教學管理部門在線監督,確保教學保質保量完成。
5.調整實驗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活動安排。暫停組織學生在學校、生源居住地或赴外地開展包括畢業實習、技能競賽集訓等在內的所有實驗、實習、實訓、實踐活動;暫停一切團體或個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不組織、不參加人員密集的各類活動。有條件的高校,可利用國家級、省級、校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項目開展實驗教學。校外實習實訓活動開展時間,在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後安排。對目前已在外實習、暫時無法撤回的學生,要協調實習單位切實做好師生安全防護工作,並安排專人加強日常管理和預防教育。
6.科學組織畢業設計(論文)。科學合理組織好2020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盡量不延遲畢業生的畢業時間。延遲開學期間,教師要安排好所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提出任務要求,利用信息技術開展遠程指導,要求學生按照老師布置的任務要求,開展查閱文獻、準備開題報告等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的前期工作。學位論文預答辯、評審,充分利用網絡視頻、音頻和電話等方式進行。
7.加強教學服務管理。各高校要指定輔導員、班主任和專任教師負責聯係在家(或寢室)的學生,指導每位學生合理安排假期和學校後續教學,做好學生的學習答疑和指導,確保學習“不斷線”。研究生導師要及時掌握所指導的研究生狀況,加強聯絡和指導,根據需要提供幫助。建立離校學生情況日報製度,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嚴格執行學籍管理規定,靈活采取遠程雲端考試、課程小論文等方式安排春季學期的補考、重修,靈活處理春季學期課程補選、退選。各高校要特別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疏導,可組織學生在線學習聞玉梅院士《新春第一課:旅遊發熱與病毒》等網絡課程。
學校教學組織總體方案和工作進展情況電子版,本科高校請報送至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聯係人:周婷,手機:18963948629,郵箱:hbjytgjc@163.com),高職高專院校請報送至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聯係人:郭晶,手機:15902775815,郵箱:hbhvte@126.com),研究生培養單位請報至省教育廳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處(聯係人:張俊,手機:18007130621,郵箱:hbsxwb@163.com)。
附件:在線課程資源及平台情況
在線課程資源及平台情況
一、課程資源
1.中國大學MOOC平台。將優先服務湖北省高校,為全省高校免費提供8000餘門慕課課程、教學服務及學習數據支持,課程覆蓋本科12大門類的所有專業類和高職18個專業大類,免費提供慕課、SPOC、直播等各類教學形式的平台服務。
2.智慧職教平台。將涵蓋所有18個專業大類的158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1273門在線課程、320餘萬條教學資源、萬餘門標準化課程和在線開放課程、近180萬道試題,全部免費提供給湖北學校學習和使用一學期。
3.學堂在線平台。將為全省高校免費提供1400餘門在線課程,課程覆蓋12大門類83個係列,以及獨家授權的清華大學所有慕課課程,並免費為各大高校提供技術支持、教學數據、教師培訓等平台服務,免費為各高校提供雨課堂技術支持和相關培訓服務,協助各高校通過雨課堂開展直播課堂教學。
4.超星爾雅及學銀在線平台。超星將免費為全省高校提供專業課示範教學包、488門爾雅通識課程,覆蓋全部學科的720門本科、覆蓋20個大類的298門高職學銀在線平台的專業課程,以及超星平台各類期刊、視頻與圖書,免費提供“一平三端”的線上優質課程資源、學習平台、直播係統、同步課堂、技術服務等在線教學服務。
5.智慧樹網。將為全省高校免費提供3300餘門在線課程,覆蓋全部學科的十大類通識課和專業課,免費提供選課基礎運行和平台支持服務。
6.武漢大學“珞珈在線”網絡教學平台。將為全省高校免費提供百餘門覆蓋全部學科的國家級、省級精品慕課和高質量通識課、專業課。
二、學習方式
1.網絡自主學習。對部分可利用在線學習完成的通識課、公共選修課可利用相關在線課程平台采用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學生基於網絡學習平台完成線上視頻學習和考核,學習平台係統記錄學生所有線上學習行為生成綜合成績提供給高校作為認定學分或成績的依據。
2.利用開放平台組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使用中國大學MOOC、智慧職教、學銀在線、超星爾雅、智慧樹等開放平台的線上優質慕課,由本校專業課教師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上課。學生線上學習慕課資源,專業課教師組織線上互動和直播,完成教學任務。
3.利用學校資源組織混合式教學。對於學校已有的課程中心等教學資源,可結合教師和教學班自行組織混合式教學,以視頻學習、討論互動、直播授課等方式進行教學;未開展慕課建設的課程可利用有關課程平台提供的一平三端等係統開展直播授課、互動研討、線上作業和考試等教學任務。
三、支持服務
上述平台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即免費開放相關課程資源,各高校可選擇與本校教學目標一致、教學內容相同、教學安排類似的通識課、文化素質課、公共課、專業課等課程,組織本校學生通過慕課、SPOC等方式進行學習,開展直播授課、答疑輔導、線上作業等教育教學服務,平台將提供學生在線學習數據用於評價學習質量、考核學習效果。各高校請按下述方式與相關平台聯係,平台服務人員將與各校溝通確定具體應用辦法,提供具體使用方案,並協助組織應用培訓、課程開設以及教學過程的服務支持。
1.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平台網址:http://www.icourses.cn/home/,可通過識別二維碼申請免費慕課教學資源服務:
愛課程湖北區域負責人:張長虹,手機13910583763;網易湖北區域服務團隊杜西建,辦公電話010-86466958-923,手機13387638718。
2.智慧職教平台網址:www.icve.com.cn;
聯係人:平台研發運維部曹喆,手機15811460133;湖北省院校服務代表張倩,手機13971587869;24小時技術服務QQ群:718730898。
3.學堂在線平台網址xuetangx.com,學堂在線微信公眾號xuetangx;
湖北省聯係人:魏李,手機15671996685;莫宴波,手機18696104587;24小時客服電話: 400-099-6061 。
4.超星爾雅平台網址:erya.mooc.chaoxing.com;學銀在線網址:http://www.xueyinonline.com;
超星湖北課程服務團隊總聯絡人:喻老師,手機13036165834。
5.智慧樹平台網址:https://www.zhihuishu.com;
湖北區域團隊林杜:手機15071265241(QQ:408622232);蔣婧婧:手機15623084623(QQ:405527798);羅紅成:手機17771603169(QQ:373807326);譚麗:手機13612955184(QQ:2976108081);孫斌:手機18186118780(QQ:641531464)。
6.武漢大學“珞珈在線”網絡教學平台:http://www.mooc.whu.edu.cn/portal;聯係人:邱超,手機15072461766,信息中心張文濤,手機18986213031。
湖北省教育廳聯係人:本科高校聯係高等教育處吳勃,聯係電話:027-87328172;QQ:44340524;高職高專院校聯係職成教處餘弢,聯係電話:027-87328252;QQ:6516766;研究生培養單位聯係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處張俊,聯係電話:027-87328152;QQ:8895158。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