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江南大學“五個堅持”助力定點幫扶縣鄉村振興
2022-03-10 15:10
江南大學
作者:

  江南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按照教育部相關工作安排,以教育幫扶為根本、產業幫扶為基礎、文化幫扶為依托、消費幫扶為支撐、社會幫扶為補充,持續推進定點幫扶工作,助力貴州省從江縣鄉村全麵振興。

  堅持教育為本,賦能鄉村振興。積極對接籌款20餘萬元,建設改造從江縣上歹小學、獨洞小學等學校教學樓、足球場。組織法學院、人文學院等支教團赴從江鄉村學校開展助學支教,總服務時長56天,受益beplay體育手機生780人次。實施推普助力鄉村振興計劃,發揮人文學院學科優勢,大力推廣普通話,編撰《普通話推廣手冊》,開展普通話培訓和水平測試。運用線下和線上相結合、來校學習和送教入縣相結合的方式,統籌服務做好從江縣基層幹部培訓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組織從江縣beplay體育手機校長能力與素養提升培訓班,幫助學員提升在規劃學校發展、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等方麵的綜合能力與素養。舉辦貴州紡織非遺服飾工藝設計研修班、非遺工坊刺繡技術骨幹培訓班,為非遺文化產業、刺繡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堅持科技賦能,帶動產業升級。推動江南大學—從江技術轉移分中心建設,帶動更多科研成果優先在當地實施轉化。引入相關企業資源,聯合貴州中醫藥大學幫助從江企業對藥食同源、健康保健等產品進行深加工與新品開發。開展博士科技服務團實踐活動,為從江產業發展規劃提供決策谘詢和服務支持。組建獨洞鄉村振興設計課題組,聯合西南財經大學開展專題研究和專項設計,形成《獨洞“設計介入鄉村振興”建設方案》。依托當地人才和資源發展內生性產業,大力扶持碧根果、薑黃、重樓等高附加值中草藥材種植。組建生產合作社,拓寬銷售渠道,促進農副產品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吸納農民本地就業。加強農技人才隊伍建設,幫助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堅持文化搭台,增添振興活力。推動江南大學—從江非遺文化傳承促進中心新一輪建設,打造“非遺+旅遊”發展新模式,擦亮從江文化名片,助力文創旅遊產業繁榮。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開展以“侗族大歌誌”為主要內容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推廣活動,協調從江文化館有關專家為侗歌作轉譯及樂譜標注。組織外國語學院師生團隊將記述“人類非遺侗族大歌”的79萬字《侗族大歌誌》翻譯成英文,助力推廣“非遺”傳統文化。發起成立苗族音樂傳習社,動員苗族歌師利用周末時間教授小學生唱苗歌、彈奏“牛腿琴”。推動民族文化活動進入20所學校,支持藤編、造紙、刺繡、絲瓜鞋墊等傳統手工藝傳承。組織舉辦上歹村首屆民歌節,發動苗族群眾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堅持消費帶動,夯實工作基礎。將購買從江農副產品納入學校物資采購“一攬子計劃”,堅持“以購代捐”,采購從江等地農副產品234萬餘元,幫助銷售675萬餘元。通過網絡銷售平台、直播帶貨平台等多渠道引導動員師生購買從江等地農副產品,通過消費支持當地農副產業發展和農民群眾增收。協助完善農副產品銷售網站,使用好現有“扶貧832”“e幫扶”等網絡銷售平台,及時發布產品信息、鋪開銷售網絡。鼓勵學校大學科技園園區企業按照品質要求前往從江開展百香果、菌菇等深加工或定製化生產,並統一采購深加工產品。發動合作企業購買從江等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小麥、大米等農產品。

  堅持社會參與,彙聚幫扶合力。發揮校友會凝聚號召作用,組織大灣區有關校友會赴從江開展組團式調研合作,共謀可持續發展之路,共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協同中國貿促會、廣東佛山南海區人民政府達成三方組團幫扶共識,積極拓展合作空間與內容,推動幫扶工作從“獨立團”向“集團軍”轉變。依托資產管理經營公司等,引進無償幫扶資金232萬元。聯係校友企業購買從江農產品100萬元,發動校友為從江募集打米機、榨油機、包裝機等機械設備,支持鄉村農業發展。多方聯係、積極推介,吸引無錫企業到從江投資興業,帶動當地就業和群眾增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