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清華大學安全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安全學院”)成立大會暨安全學科發展研討會在主樓接待廳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向大會致賀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出席大會並致辭。應急管理部原副部長、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鄭國光,原國務院參事、原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北京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李誌傑,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維澄出席並致辭。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主持大會並宣讀清華大學安全科學學院成立決定。清華大學副校長曾嶸主持安全學科發展研討會。
華建敏在賀信中向安全學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並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為我國推進國家安全體係和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國家安全科學領域學科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清華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麵旗幟,是落實國家安全科學領域學科建設、知識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希望安全學院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瞄準國家安全保障的重大戰略需求和科技發展前沿,聚焦重大課題,引領國家安全領域的理論創新、技術進步、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和能力提升,為國家安全學科發展再建新功。
秦海翔致辭
秦海翔向安全學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清華大學近年與安徽等地合作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作出有益探索。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以更高標準建設安全學院,是清華麵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又一次主動擔當。未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與清華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持續為城市安全領域技術創新、機製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王希勤致辭
王希勤代表清華大學向與會嘉賓表示歡迎。他說,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清華大學成立安全科學學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麵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主動擔當。在更高的起點上建設安全學科,要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價值導向,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學科建設內生動力。安全學院要堅持人才引進與培養並舉,堅定人才培養自信,強化服務國家的初心使命,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為推動構建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鄭國光、閃淳昌、李誌傑、範維澄(從左至右、從上至下)致辭
鄭國光表示,加強安全學科建設、提高公共安全能力是國家所需、社會所要、人民所盼。希望清華大學安全學院重視跨學科研究與合作、技術創新與應用、社區參與與教育、全球合作與共享,進一步發揮優勢、引領發展。
閃淳昌表示,清華大學一直高度重視安全學科的發展,20年來鍥而不舍、勇攀高峰,相信安全學院將繼續麵向主戰場、大舞台,積極發揮引領作用、推動強國建設。
李誌傑表示,近年來,清華大學安全科學團隊與北京市共同建設重點實驗室,為多項重大活動安保指揮係統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相信安全學院必將為提升首都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供強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範維澄表示,安全學院將牢記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以黨建為引領,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統領下,落實學校黨委部署,建設好具有清華特色和清華高度的安全學科,努力成為支撐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的戰略科技力量。
會上,安全學院院長袁宏永介紹了學院發展基本情況。
與會嘉賓代表為安全學院揭牌
鄭國光,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中國安全生產協會會長趙鐵錘,閃淳昌,李誌傑,王希勤,楊斌,範維澄,袁宏永共同為安全學院揭牌。
成立大會現場
應急管理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相關單位代表,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相關行業協會及專業學會負責人,學校相關職能部門、院係主要負責人等參加大會。
成立大會後,清華大學安全學科發展研討會舉行。會議邀請一批在安全學科領域有著豐富經驗和深入研究的專家學者,圍繞安全學科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促進我國安全學科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清華大學安全科學學院秉承“國家需求導向,頂天立地樹人”理念,瞄準世界安全科技前沿,致力於研究安全科學理論與方法、應急技術與係統裝備,建設安全綜合開放式研究平台,構建安全科學理論體係、技術創新體係和學科體係。未來,安全學院將努力為培養公共安全和應急領域骨幹人才和領導者,創建以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共性科學問題和綜合應急技術為特色的綜合安全學科,服務國家發展和人類福祉作出貢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