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西南大學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意見交流會舉行,會議采取主會場+分會場的形式召開,東方紅會議廳設主會場,25教一樓報告廳設視頻分會場。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益春和評估專家組成員,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副主任李智,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黨總支專職副書記張鵬、高等院校評估處處長盛敏,學校黨委書記李旭鋒、校長張衛國等校領導出席會議。會議由劉益春主持。
本輪審核評估按照線上入校一體化設計開展。線上評估自6月5日啟動,21名專家及1名學生觀察員參加,通過全麵審讀評估材料、線上訪(座)談、聽課看課等深入考察方式,形成入校問題清單。9月18日上午,召開入校評估說明會,開啟本次審核評估入校評估工作。
說明會上,張衛國代表學校對專家組入校評估表示歡迎和感謝,介紹了學校辦學基本情況及前期評估準備情況。他表示,在117年的辦學曆程中,學校始終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培養了袁隆平、向仲懷、吳明珠等大批優秀人才。他指出,本次審核評估既是對學校立德樹人成效和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一次全麵檢閱,也是學校認真總結辦學經驗,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凝練培養特色,打造育人品牌,提升本科教育質量的一次重要契機,更是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推動各項事業全麵發展的強大動力。
意見交流會上,劉益春代表評估專家組向學校介紹此次專家組入校評估情況,並對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提出四點看法:第一,堅持黨的全麵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成效顯著;第二,牢固樹立本科教育核心地位,持續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人才培養能力持續提升;第三,高度重視以評促建、以評促強,堅持科學評價導向,不斷強化內部質量保障體係建設,人才培養目標達成度高,“五自”質量文化逐步形成;第四,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強化師範農業卓越發展,辦學優勢特色明顯。
會上,專家組各位成員堅持問題導向,本著幫助學校發現問題、指導學校解決問題、助力學校實現發展的目的,逐一進行了個人意見交流。在對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予以高度肯定的同時,專家組成員圍繞學校學科交叉融合、拔尖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布局、數字教育轉型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希望學校以本次審核評估為契機,加快本科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三步走奮鬥目標。
李旭鋒代表學校向專家組表示感謝,他表示,專家組對學校反饋的評估意見既肯定了學校辦學過程中取得的突出成績和特色優勢,也針對性地指出了學校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學校下一步持續整改,推進高質量建設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他對學校評估整改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站位,立足全局,把抓好整改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深入推動評估整改這個“後半篇文章”;二是對標對表,從嚴從細製定整改方案,建立工作台賬,確保整改目標責任到位、整改工作措施到位、整改任務落實到位;三是以點帶麵,統籌推進全校各項事業建設發展,以評估為抓手,持續健全質量保障體製機製,全麵推進學校教育管理和教育治理效能提升,真正做到“以評促強”。
李智對專家組成員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充分肯定了學校作為全國第一所正式參加第一類審核評估高校所做的各項努力,認為學校評估理念認識到位、評估知識學習到位、評建工作落實到位。他指出,學校要把審核評估與學校未來長遠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好評估的推動激勵作用。對於做好整改工作,他強調,一是要充分發揮“以評促強”牽引力。第一類審核評估突出激勵和引領作用,注重考察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係建設和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成效。要思考和回答好“教育強國何為”這一時代命題,引導高水平大學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把評估成效實實在在轉化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新貢獻。二是緊緊抓住“質量保障”牛鼻子。高校要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係,要注重培育質量文化,推動質量文化成為大學的自律文化、自覺文化。學校是質量保障主體,要擔負起人才培養質量主體定位第一責任,積極探索有特色、易實施、成效好的質保範式。三是聚力用活“質量共同體”新理念。新一輪審核評估強調 “質量共同體”意識,學校要持續秉持“以評促強”的決心,抓住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主線,堅持麵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動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教育強國展現西南大學人的智慧和力量。
學校各黨群部門、行政部門、直附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各學院(部)黨委或行政主要負責人,教師代表在主會場參會;各學院(部)其他處級領導幹部在分會場參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