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重要決策部署之際,4月16日,在吳玉章老校長的故裏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凝聚著中國人民大學對吳玉章老校長家鄉的深情厚誼,承載著校地雙方深化合作、攜手共贏的美好願景,中國人民大學-自貢市人民政府合作協議簽署儀式暨“中國人民大學人才培養教育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校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黨委副書記鄭水泉,吳玉章老校長孫女、原信息學院教授吳本立等革命前輩後人以及有關專家教授和部門負責同誌;
中共自貢市委書記曾洪揚,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肖冰東,市委常委、秘書長、組織部部長朱雲,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勁等出席。
紅色血脈 精神傳承
張東剛在講話中指出,吳玉章老校長作為中國人民大學與自貢之間獨具魅力的共同人文標誌和精神標識,這份曆史淵源、紅色血脈、深厚情誼把我們雙方緊密團結在一起。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高度肯定中國人民大學“在抗日烽火中誕生,在黨的關懷下發展壯大,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勉勵我們“一定要把這一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傳承好,守好黨的這塊重要陣地”“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人大師生的自覺追求。”以吳玉章老校長為優秀代表的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崇高信仰和堅定追求,就是中國人民大學鮮明紅色基因的底色和內核。
一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師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吳玉章老校長的精神品格,以傳承紅色基因為文化血脈,以紮根中國大地為發展根基,著力將學校紅色基因、紅色文化有機融入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各方麵,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黨創辦人民大學的故事,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奮勇前進。
今天,共同推動雙方加強協作、優勢互補、互惠共贏,這既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實際行動,也是傳承發揚吳玉章老校長的精神與風範,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具體舉措。
第一,傳承發揚吳玉章老校長為國擔當、為黨奉獻的政治品格,共建精神家園。希望共同加強吳玉章故居陳列館建設,提升吳玉章故居陳列館教育示範基地影響力,合力打造國家二級及以上博物館,協同推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建設,助力自貢擦亮紅色文化資源底色,共同打造在全國、世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集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等功能為一體的精神家園、精神殿堂、精神高地。
第二,傳承發揚吳玉章老校長堅守初心、心係教育的深厚情懷,共育時代新人。以吳玉章故居陳列館掛牌設立“中國人民大學人才培養基地”和“中國人民大學校史教育基地”為契機,共同麵向全國大beplay體育手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建設國內一流的“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實踐中了解國計民生、回應時代召喚、踐行青年擔當,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三,傳承發揚吳玉章老校長腳踏實地、艱苦奮鬥的精神追求,共立時代潮頭。深入研究宣傳吳玉章老校長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文化思想,弘揚吳玉章老校長“樹雄心,立大誌”“為國家、人民做一個有用的人才”的價值追求,激勵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堅定信心、埋頭苦幹,沿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闊步前進。
“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範疇!”吳玉章老校長曾寫下的這首自勵詩,既是他畢生追求的生動寫照,也是激勵我們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希望我們雙方緊密聯係、加強交流,傳承發揚以吳玉章老校長為典範的紅色教育家、人民教育家精神,共同朝著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宏偉目標踔厲奮發,努力創造更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先輩的新業績!
曆史淵源 血脈情誼
曾洪揚在致辭中指出,今天,大家懷著對吳玉章老校長的深深眷戀,相聚美麗鹽都,深入考察調研,並就簽訂第二輪校市合作協議進行會商交流,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大學主動服務地方發展、真情關心自貢的責任擔當,必將為自貢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中國人民大學與自貢的情誼源遠流長,特別是2018年簽署合作協議以來,我們進一步深化了全方位、多領域、高層次交流合作。
近年來,我們共同傳承紅色基因,攜手建設了高水平的吳玉章故居陳列展,打造了賡續紅色血脈的生動殿堂;共同培育優秀人才,聯合成立了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幹部教育培訓中心,近500餘名青年教師和學子在鹽都大地上貢獻智慧,近萬名黨員幹部在國家高端智庫中汲取營養;共同提質基礎教育,自2010年起,先後有83名畢業生來市支教,為“鹽都未來工程”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共同賦能高質量發展,合作舉辦了中國人民大學第三屆校友論壇,通過搭建“校友經濟”平台,助力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
邁步新征程,自貢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實施“融圈強極”“工業強市”“文旅興市”“城鄉融合”四大戰略,努力走出一條體現自貢特色、服務戰略全局的新時代高質量跨越發展新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迫切需要得到中國人民大學的支持,迫切需要深化與中國人民大學的合作,希望我們以常走常親的情懷加強常態化交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吳玉章老校長曾三次回鄉探親,為家鄉發展把脈指向。我們都是吳玉章老校長的“親友團”,要多走動、常來往,通過建立定期聯絡、巡回推介、互訪交流等機製,讓這份特殊的情誼薪火相傳。希望我們以共建共贏的理念引領多領域合作。聚焦產業發展協同、人才培養聯手、科創平台共建、教育事業互促、文史研究合作、紅色文化共推等方麵找準合作共振點、探索合作新模式,打造校地合作共同體。希望我們以實績實效的導向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第二輪合作協議簽訂為契機,發揚“實事求是、真誠合作、務實高效”的良好作風,進一步推動合作提質擴麵增效,形成機製順暢、政策聯通、人才流動、資源共享的生動局麵,打造新時代校地合作新典範。
自貢市委常委、秘書長、組織部部長朱雲主持。
續簽授牌 再譜新篇
鄭水泉、肖冰東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張東剛、曾洪揚鑒簽。
張東剛為中國人民大學人才培養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校史教育基地授牌。中共榮縣縣委書記易冬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名陽代表榮縣接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著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國人民大學和自貢市人民政府在前期合作基礎上,擬進一步推進榮縣吳玉章故居陳列館建設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發揮榮縣吳玉章故居陳列館的青少年人才培養作用,推進榮縣吳玉章故居陳列館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共建幹部教育培訓基地,繼續探索在幹部掛職、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社會實踐、學生支教、公益講座等方麵加強合作。
緬懷先輩 參觀故居 瞻仰墓地 敬獻花籃
吳玉章老校長一生為黨的事業、為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奮鬥不息,無論何種境遇,他追求進步、追求光明、追求真理,奮進在時代前列的赤子之心始終不變。他是“延安五老”之一,毛澤東同誌稱他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於青年,一貫地有益於革命”,中共中央致賀詞稱讚他為:“中國革命最先進最覺悟的老戰士”。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是共產主義的奮鬥者;他是新型文教事業的開拓者;他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締造者。
時代新人 所學所悟
(中國人民大學支教團成員)
中國人民大學支教團成員、玉章中學政治老師王詩龍表示,在吳玉章故居陳列館,我們發現並講述73年前那群先輩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由吳玉章出任校長。1950年10月開學典禮舉辦,從此吳玉章老校長開始了17年的人大建設和辦學曆程。
在陳列館,我們發現了曆史傳承的故事。今年人大派出了勞動實踐團進行勞動實踐,1952年吳玉章老校長組織勞動實踐團,這是一場跨越68年的人大傳承;今年全黨上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而早在1958年,毛澤東同誌安排人員調研,要求他們帶上中國人民大學編寫的書籍,人大教材一直是我們黨調查研究的重要法寶。
今天,我們這群青年能夠站在這裏,既是代代人大人始終發揚玉章精神的結果,更是我們在未來繼續傳承紅色血脈的原因。
玉章高中學生朱敏表示,人大支教團老師在課上一直告訴我們,今日和平安寧的讀書環境來之不易,需要我們倍加珍惜。那時起我就在想,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那群青年是如何學習、又學習了什麼內容呢?
在吳玉章故居陳列館,看著這些褪色的照片、被反複翻閱以至於墨跡模糊的書籍,我仿佛走進了他們的課堂,與他們聆聽同一堂課。他們告訴我,隻要明白為何而學,那便無時無刻無處不可學——輾轉奔波中可以學,風雨飄搖中可以學,汗水揮灑間也可以學;沒有機會就創造機會學,沒有合適的學校就建設學校學!
他們就是我們的榜樣。
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