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海大學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院揭牌成立,該學院在圖書情報檔案係、文學院考古學專業、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科學研究院基礎上組建而成,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國際合作、社會服務等方麵擁有雄厚實力,學院成立標誌著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科建設進入新階段,具有裏程碑意義。
多位重量級的國內外專家對文化遺產與信息學院的成立表示了祝賀,“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黨中央國務院“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樊錦詩,武漢大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評審組組長馬費成,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國際頂尖信息學院聯盟(iSchools)主席Gobinda Chowdhury,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國際圖聯,IFLA)主席Barbara Lison,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國際圖聯亞太地區辦公室主任、新加坡圖書館學會副會長Lin Li SOH,哈佛大學人類學係考古學John E. Hudson講席教授Rowan Flad,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秘書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孫慶偉,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拉斯根實驗室主任、耶魯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IPCH)所長Stefan Simon等通過視頻送來祝福。
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在講話中指出:上海大學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科實力雄厚,是國內較早開展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學科的高校之一,引進和培養了一批國家級人才和行業領軍人物,獲得了眾多重要獎項和成果。學院未來將緊盯國際學科前沿,麵向國家文化遺產和信息管理重大戰略需求,立足自身優勢與特色,重點發展數字檔案資源、海洋考古、矽酸鹽質文物保護、智慧博物館等方向,培養高層次複合型跨學科人才,推進“新文科”與其他學科協同發展,為我國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事業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國家文物局原局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受聘為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他為線上線下師生帶來了“院長第一課”:《中華文脈與文化自信》。講課之前,他表示很高興擔任上海大學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院的名譽院長,上海大學的圖書情報檔案學科、考古學、博物館學科近年來發展迅速,擁有積澱深厚的研究基礎,希望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院未來能夠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麵向世界,為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遺產和信息管理學科高地作出更大貢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