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首期建設項目交付使用活動在陽江校區體育館舉行。這標誌廣東省委、省政府補齊粵西高等教育發展短板,實現全省本科教育全覆蓋戰略決策取得重要成果,“四方合作”辦學模式取得重大成效,陽江人民翹首以盼的本市首所全日製本科高校已具備迎接今秋首批700多名新生入學條件。
活動現場,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朱俊文,校黨委書記曹俊明,校長潘新祥,陽江市委書記林道平,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陽江市政協主席楊文龍,陽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勇毅共同推杆完成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首期項目交付。
朱俊文指出,要把建設好陽江校區作為推進全省教育體係均衡發展的一項政治任務和責任使命去落實。陽江市委市政府要加強後續項目的設計規劃,加強政策支持;廣東海洋大學要將學校的優質學科和資源盡可能投到新校區,高起點、高標準辦學;華南理工大學要一如既往發揮學科與管理優勢真誠幫扶,努力推動陽江校區高起點開局、高水平起步、高質量發展。
潘新祥表示,陽江校區的誕生、建成,創造了陽江高等教育的“陽江樣本”,開啟了新時代廣東海洋大學事業發展的新篇章。學校將充分發揮陽江人文、區位、產業、生態優勢,進一步優化學科布局、聚焦發展內涵、瞄準科技前沿、彙聚高層次人才、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保障學校在推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上取得新成效。未來,學校將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建設陽江校區,將陽江校區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省內一流、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區,為陽江創新驅動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
李正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華南理工大學將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持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和高質量的幫扶工作,竭盡全力做好各項保障支持工作,為把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打造成為高水平理工類本科院校貢獻華工智慧和華工力量。
李勇毅表示,陽江校區依托華南理工大學和廣東海洋大學的優質資源和重大平台,必將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質人才,推進陽江市高等教育事業再上新台階,助力陽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學校副校長、陽江校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寧淩,華工副校長朱敏,學校人事處處長、陽江校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洪鵬誌,中鐵二十三局副總經理孫秀安,陽江市領導吳定、張磊、李日芳、程鳳英,省教育廳、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以及陽江市直有關部門等同誌參加活動。
交付活動之後,在曹俊明、潘新祥、寧淩、洪鵬誌等陪同下,朱俊文一行參觀了陽江校區校園。
活動現場
出席活動的領導祝賀項目完成交付
現場調研
陽江校區位於陽江城郊,西靠陽江八景之一的羅琴山,南臨風景優美的石河水庫,東倚羅陽高速公路,北接沈海高速公路,鄰近建設中的廣湛高鐵陽江站和規劃中的陽江民用機場。總規劃用地麵積3500畝,按在校生2萬人規模,總投資概算52.08億元。首期工程項目占地512畝,建築麵積16.7萬平方米。利用選址優越的自然條件,借助華工建築設計研究院的技術力量,高起點、高標準規劃設計,規劃、景觀、建築“三位一體”,科研區、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等功能區劃緊湊明晰。
陽江校區今年首次招生,本科招生721人,其中省內錄取701人,省外錄取20人,校區報考人數和生源質量均達到預期。參加招生的7個本科專業涵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會計學、旅遊管理、工商管理等,分布在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商學院5個學院。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占比超40%,辦學起點高,層次高。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