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蘭州大學納米科技領域國際化合作,提升學校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實現學校“雙一流”建設目標,11月23日下午,蘭州大學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在逸夫科學館報告廳舉行“Gleiter納米科學國際研討會”。會議邀請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Herbert Gleiter(赫伯特·格萊特)院士擔任榮譽主席,德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德國明斯特大學納米技術研究中心主任Harald Fuchs教授擔任外方主席,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擔任中方主席。開幕式由嚴純華主持。
在開幕式上,嚴純華介紹了Gleiter在納米科技領域的開創性貢獻,代表學校宣布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同意蘭州大學授予Gleiter名譽博士學位的決定。接著,嚴純華代表學校簽署聘書,聘任他為蘭州大學senior fellow(兼職院士)。這也是蘭州大學曆史上選聘的第一位外籍雙聘院士。
根據協議框架,Gleiter院士將在蘭大促進材料、納米科技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指導青年教師、培養研究生;以適時開設前沿講座、選修課程形式,開展前沿科學介紹和研究理念指導;推動相關領域人員深度開展國際合作。
會議外方主席Fuchs教授祝賀Gleiter院士被授予蘭州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和受聘蘭州大學兼職院士,並宣布Gleiter納米科學前沿研討會開幕。
Gleiter院士表示,很榮幸被蘭州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受聘蘭州大學兼職院士,將努力為蘭州大學納米科學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他還作了題為“New concepts in nanoscience-new kinds of materials opening the way to new technologies(納米科學領域的新概念——新材料開辟新技術之路)”的大會報告。
研討會圍繞新型納米材料的設計製備及表征方法、新型納米材料及納米器件的結構與性能、納米科學發展新趨勢等納米科學前沿問題展開,涉及物理、化學、生物、信息等學科,邀請Thomas Schimmel教授(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教授)、Joachim Spatz教授(德國馬普醫學所細胞生物物理學研究部主任、德國海德堡大學生物物理化學學院教授)、Hans Fecht教授(德國烏爾姆大學微納米材料研究所所長、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呂堅教授(法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陳娜教授(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作了主題報告,來自中國、德國、美國、俄羅斯的7位專家做了特邀報告,20餘名材料領域國際著名專家學者參加了交流討論,數百位國內外同行通過網絡直播參加了會議。
新聞背景:
Herbert Gleiter是國際著名材料科學家、納米材料研究領域開創者、德國Karlsruhe理工學院納米技術研究所教授、創建所長、高級研究員,也是德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等十多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金屬中晶界與界麵研究。他因先後提出納米晶材料、納米玻璃的構想,並對納米晶材料和納米玻璃的結構和性質進行了一係列先驅性研究,開創並引領納米材料研究領域,曾被提名諾貝爾獎,享譽國際學術界,是最著名的材料科學家之一。現在國際學術界仍然十分活躍,他帶領的研究團隊開展納米材料前沿關鍵問題的研究,不斷有高水平成果產出。
在格萊特研究組學習、進修過或與他合作的中國人中,有數十人成為我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或著名教授、研究員,有多位入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2004年以來,格萊特任蘭州大學客座教授,先後7次訪問蘭州大學,作學術講座、座談10多次,長期與蘭州大學李建功教授研究組開展納米材料的合作研究,2005年促成德國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後與卡爾斯魯厄大學合並成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與蘭州大學簽署了納米材料研究合作協議,先後合作承擔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1項、國家基金項目3項,合作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推動了蘭州大學納米材料研究水平的提高,並給蘭州大學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設性建議。他在南京理工大學領導組建了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在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籌建了格萊特國際實驗室。與我國多家機構合作開展了多個研究項目。他為我國培養了一批材料科學、物理、化學專業優秀人才,推進了我國納米材料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材料科學的進步,為我國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