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評論:看奧運,還得對金牌“去杠杆”
http://mba.eol.cn中國青年網 2016-08-08 大中小
在觀戰完裏約奧運會比賽日第一天過後,很多觀眾頗為意興闌珊地說到“不夠精彩!”事實果真如此?
在剛剛開始的奧運會正式比賽中,首個要決出金牌的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在其改製後就被公認為是當之無愧的“最刺激項目”;而在男子400米自由泳決賽中,孫楊和澳大利亞名將霍頓的“半個手臂”的冠亞軍之差,也讓人大呼過癮。更別說在籃球比賽中,趙繼偉晃倒夢之隊巨星;在女足比賽中,譚茹殷上演驚天吊射破門。但就我們國人關注的這些精彩瞬間,都足以見證這是一次高質量的奧運盛會。
其實,觀眾們“不夠精彩”的潛台詞,是因為中國軍團在裏約奧運會首個比賽日未見金牌入賬,因此感到“激烈有餘,精彩不足”。誠然,在首日可以奪金的項目中,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杜麗、易思玲雙保險“失效”;被寄厚望的擊劍女子重劍被擋在了決賽大門之外;男子400米自由泳決賽裏,孫楊驚天大逆轉功虧最後一刻,所謂的奧運首日的金牌兜底就此不複存在……然而,不正是無法對奧運金牌以“保險”“內定”,才使得體育競技充滿著未知的無窮魅力嗎?如果看到杜麗、孫楊們毫無懸念地登上了最高領獎台,恐怕觀眾們是否又有“索然無味”的另一番感慨了。
對於運動員來說,奧運會金牌是走向人生巔峰的“證物”,但凡有機會爭取,必會傾盡全力。而作為觀看奧運的普羅大眾來說,把期盼奪金和欣賞比賽同時做五五開,應該算是比較好的比例。但有些觀眾卻舍本逐末,過於看重金牌花落誰家,而對整個過程不聞不問。“最後告訴我誰拿金牌了”——這其實是把豐盛的奧運大餐給囫圇吞棗了。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優秀運動員焦劉洋獲得一塊寶貴的銀牌。在其後的一次贈送“奧運英雄”名家字畫活動中,輪到焦劉洋時,工作人員問:“你是奧運冠軍嗎?”焦劉洋搖頭。工作人員這樣表示:“不好意思,你不是,就沒有。”試想下,誰都能體會到焦劉洋被刺痛的尊嚴。聯想到我國的一些優秀運動員獲得奧運銀牌銅牌時,卻如喪考批,這其中,恐怕就有“沒拿金牌,如何對大家交代”的心理落差。而這種語境,往往是外界強加的。
看奧運,論奧運,我們還真得對金牌“去杠杆”。某種程度來說,對於奧運金牌的掐尖,既是對運動員的隔空施壓,也是對自己的情緒抬杠。想來,觀看奧運是件很愉快的事情,畢竟四年才有一次。看到中國運動員奪金,當歡呼。但銀牌、銅牌甚至是沒牌,也不妨樂在其中。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